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他坐在那儿,便是一座丰碑

2020-10-27 20:38:2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在河南省信阳市,志愿军老战士张计发在讲述上甘岭战役“一个苹果的故事”(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新华社郑州10月27日电题:他坐在那儿,便是一座丰碑——记志愿军连长张计发

    新华社记者刘艺

    淡淡的百合香取代了医院走廊的酒精味儿,病房里,张计发静静地望着女儿们送来的花,粉百合、向日葵、康乃馨,花团锦簇地围着一幅画。

    “这幅画是今年儿童节,信阳市十三小学的小朋友送给父亲的,画的是父亲亲历的一个苹果的故事。”张计发的二女儿张爱军说。

    一个苹果的故事是电影《上甘岭》中的经典片段,主人公张忠发的原型,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135团7连连长张计发。

    在河南省信阳市,志愿军老战士张计发在讲述上甘岭战役“一个苹果的故事”(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一)

    张计发的档案装在一个迷彩绿的盒子里,如同他一生的底色。

    里面一份自传写道:“我出身贫农家庭,自幼饱尝困苦,曾眼见大姐被卖……七七事变后,日寇入侵,城守不住,村也难保……当八路军光荣,打了胜仗老百姓都来慰问。”

    17岁的张计发打心眼儿里想着一件事:“我要当兵。”

    1945年7月,张计发如愿参军。华北平原的放牛娃逐渐成长为解放军战士、排长。1951年,他随志愿军第15军入朝作战,并于次年10月30日,在上甘岭迎来了此生最难忘的战斗。

    “我连的任务是参加上甘岭战役第三阶段的反击,全面恢复我军对597.9高地的表面控制权。”进攻开始后,4连、6连先后冲锋受阻,张计发带着7连冲上去时,与敌后续部队狭路相逢。

    “那一战,拼的不光是武器,还有胆气。”后来,张计发在回忆录中写道:“突击排顶着枪林弹雨,连续冲了3次才占领阵地。敌人趁我们立足未稳,即刻组织反扑,只看见黑压压一片锃亮的钢盔,臭虫般密密麻麻地向阵地扑来。我不记得击退敌人多少次,但就算只剩8人,我连也并未后退,完成了坚守阵地24小时的任务。”

    一个苹果的故事就发生在7连最后的8人之间。赶来接应的战士塞给张计发一个苹果,张计发马上想到让通讯员先吃,但通讯员把苹果传给了司号员,司号员转手递给了卫生员,最后苹果又完整地回到了张计发手上。

    是役,7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这是河南省信阳市十三小学的小朋友送给志愿军老战士张计发的一幅画,所绘内容为张计发亲身经历的“一个苹果”的故事(10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艺 摄

    (二)

    张计发主动申请转业,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抗美援朝归国后,张计发进入原总高级步兵学校学习。他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常常在熄灯后还打手电筒补习,身体出现病痛也不在乎,满怀壮志要为党和部队再干几十年。

    1960年,张计发确诊肝病,辗转数家医院只得到一个结果:最多能活5年。

    妻子魏祖勤说:“那是我此生最难熬的日子,老张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我默默听他叹气,或许他还默默流泪。”不久,张计发向上级申请转业:“如果我不能做贡献了,那我也坚决不做包袱。”

    怀抱着无限的忠诚,老兵决心离开深爱的部队。考虑到张计发的身体状况,上级安排他进入信阳军分区干休所休养。

    彼时,张计发的肝病已很严重,腹部肿胀充水,还能摸到里面砖头一样的硬块。同时,长期在战场上不规律饮食所导致的胃溃疡也折磨着他。

    “那时候来找老张作抗美援朝事迹报告的人很多,我考虑他的身体不想他去,最起码不要都去,可他偏偏一场不落。”魏祖勤忍不住心疼,“我听人讲,他一手托着腹水肿块,一手攥成拳头顶着胃,不取分文、不看稿子、也不讲自己。”

    “让更多人记得我们牺牲的战友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我离开部队后唯一可做的贡献。”张计发这样解释自己坚持的原因,“我是一个老兵,应该保持战斗的样子。”

    (三)

    医生判定的“5年之期”过去后,张计发的肝病反而渐渐好转。“去医院复查,大夫都说是个奇迹。”在三女儿张爱民看来,父亲的生命似乎一直延续着上甘岭上那种顽强的精神——

    82岁接受双膝置换手术,94岁因胃癌两次搭建胃支架,前不久股骨头置换手术后5天便能下床走动。

    一直照顾张计发的护士黎春莉说:“以95岁高龄上手术台,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可他的心率从头到尾都平稳如常。”

    “父亲从不喊疼,但他有时会哭。”张爱民说,只要吃到好饭,尤其喝到好酒,张计发总会想起牺牲的战友,然后默默无语、老泪纵横。

    “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我替那些牺牲的战友领受了许多荣誉,尤其是大家喊我们最可爱的人。我常想,什么是最可爱的人?那些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的人,便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国家、人民的军队,最不缺乏的就是这样的人。”

    张计发坐在那儿,好像一座丰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