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用实力赢得信任

2019-12-18 19:39:5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今年8月底,武警猎鹰突击队选拔队员参加中俄“合作-2019”联合反恐演练,我如愿进入集训队。

虽然32岁的我已经过了特种兵生理上的“黄金年龄”,但内心一直有个声音支撑我继续拼搏。在特战道路上摸爬滚打10多年,队员大多是我带过的特战骨干,我对完成这次任务充满信心。

10月10日,我们登上飞往俄罗斯的航班。能够代表中国特种兵与俄罗斯特种兵并肩训练和演练,大家觉得机会难得,都憋足了劲。

到达的第二天,我们就在新西伯利亚市近郊的俄国民卫队“戈尔内”训练中心,进行融合训练。

“刚才演示的是特种作战中强行突击的战法”“当今反恐作战除了传统的作战手段,反恐机器人在战场的运用也不可忽视”……在训练中,中俄双方队员经常在协作中提出各自的见解。正是这种贴近实战的协作和碰撞,使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迅速升温。

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具备过硬实力,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

在混合编组中,我和俄国民卫队的特战队员伊万诺夫分在同一个小组。这个床铺就在我旁边的年轻军人有着过硬的军事素养。尽管我们平时经常聊天,但透过话语间的客套和热情,我能感觉到他还是把我们当成“客人”。不过,在一次战术交叉射击后,我用实力赢得了他的认可。

那次考核中,先于我进行射击的伊万诺夫是前面所有人中成绩最好的,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让我在佩服的同时内心压力也很大,虽然联演不是比赛,但走出国门,我们就代表祖国。

为了提高射击的速度和精度,我提前做了热身运动,不顾手被冻麻的危险,摘掉了大家都戴着的手套。当我以多种姿势完成步枪、手枪的越障射击,成为唯一一个进入400秒以内的队员时,伊万诺夫诚恳地向我表示祝贺,俄方教官也称赞道:“你是最棒的!”

综合演练的最后一天,我们在“戈尔内”训练中心展开了火车站及火车反劫持行动。一伙“恐怖分子”进入“戈尔内”火车站大楼,劫持多名“人质”。

随后,空中战机轰鸣,地面战车突击,在多种火力的掩护下,我和伊万诺夫所在的小组迅速逼近一楼窗户。正当伊万诺夫通过手势告诉我们“掩护我,我先上”时,对讲机里发出突击口令,伊万诺夫第一个从窗户“飞”进了大楼,我和其他队员紧随其后进行掩护。

就在我们刚刚进入一楼大厅时,我突然瞥见拐角处探出枪口。情急之下,我迅疾将伊万诺夫拉向左侧,同时迅速瞄准目标。“砰砰砰”几声枪响,“恐怖分子”应声倒地。伊万诺夫头也没回地对我竖起大拇指,然后迅速投入战斗。

“二楼‘恐怖分子’已被全部击毙” “楼顶‘恐怖分子’已被全部击毙”……对讲机里传来各小组的突击战况,“人质”安全获救。

“日落西山红霞飞……”综合演练结束已是晚上7点多,漆黑的夜色中,返程的装甲车内响起阳刚而不失优美的歌声,我们唱起《打靶归来》《当那一天来临》《喀秋莎》等歌曲,被感染的俄方队员也放开了歌喉。

车外风雪交加,车内歌声激昂,中俄特战队员并肩而坐,用战斗的歌声传递友谊。

(曾立、本报记者代烽、宫其芳采访整理)

图①:参演队员搭乘越野车进行战术射击训练。谢析搏摄  

图②:周昆与俄方教官合影。

张  宏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