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国11月就能试射新造弹道导弹?

2019-08-05 21:43:06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俄军“伊斯坎德尔”近程弹道导弹

星岛环球网消息:随着8月2日最后期限到来,被称为全球核裁军奠基石之一的美俄《中导条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美国随即迫不及待地宣布了一系列新型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测试,其中最近一次可能就在“数周之内”。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曾下令启动新型导弹的研制。在后《中导条约》时代,美俄两国的这些新导弹究竟怎么发展?

巡航导弹:美“新瓶装旧酒”

路透社3日称,根据1987年美苏签署的《中导条约》,双方禁止试验、生产和部署射程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一名高级美国官员透露,随着《中导条约》失效,美国将在“未来数周内”开始测试一种陆基巡航导弹,并在11月试射中程弹道导弹。但报道承认,这些武器距离真正实战部署还需时日。

五角大楼此前指责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秘密研制中程陆基巡航导弹,但美国能在条约失效后短短数周内进行陆基巡航导弹试射,是否证明美国也在搞类似“小动作”呢?《舰载武器》杂志执行主编石宏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其实美国当前的确具备短时间内进行陆基巡航导弹试射的条件——只需要把装备海军舰艇的“战斧”巡航导弹搬到陆地发射设备上即可。

他介绍说,《中导条约》没有对海基和空基导弹做出限制,当初被销毁的“战斧”导弹陆基型号与现在美国海军使用的版本相差不大,区别主要在发射系统上。如今美海军已将“战斧”巡航导弹整合到舰载MK41垂直发射系统中,而美国在罗马尼亚部署的陆上宙斯盾反导系统同样使用MK41系统。按照俄罗斯的说法,“‘战斧’只需数小时就能装入MK41系统中”。这很可能是美国敢于宣称“数周内试射陆基巡航导弹”的底气所在。

不过石宏表示,即便五角大楼能用“战斧”顶一时之需,但该系列巡航导弹日渐老迈,已经无法适应未来战场。美军现役巡航导弹种类有限,最新型号包括从空中发射的“远程反舰导弹”(LRASM)等。但该导弹最大射程不到1000公里,如果改为地面发射,射程还会缩水,无法替代射程远达25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因此美军规划的后《中导条约》时代的陆基巡航导弹,还需研制全新型号。当然,以美军的技术储备,并不存在很大的障碍。

弹道导弹:美“重头再来”

相比巡航导弹,美军可以马上进行试射的弹道导弹种类更为有限。石宏介绍说,当前美军现役弹道导弹非常“极端”,要么是射程上万公里的洲际导弹,要么是射程只有300公里的“陆军战术导弹”。此前有报道称,美国雷神公司正在研制射程500公里的新导弹替代“陆军战术导弹”。石宏认为,美国在11月试射的中程弹道导弹,可能是这些近程弹道导弹的增程改进型号。

此外,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借助商业航天火箭技术,发展出多型空射中程弹道导弹靶弹。

但以高超音速等技术为代表的当今弹道导弹发展潮流,自然不是应急性质的改进型号就能跟上的。美国《华盛顿邮报》3日承认,美军新研制的中程弹道导弹需要约5年时间才能部署,“射程在《中导条约》限制内的新型中程弹道导弹预计将在2023年服役”。

石宏解释说,研制一款全新导弹,美军首先需要规划它的战术技术目标。例如确认了作战目标和预计部署地点,才能决定导弹的射程范围等技术参数;评估打击对象,则直接关系导弹搭载的弹头种类等。其次,由于美国多年没有研制过全新的中程弹道导弹,相关的人才和技术都出现断层现象,需要重新组建研制团队。此外,美军要确保新型中程弹道导弹的作战指标能跟上国际先进潮流,将现有近程导弹“简单放大”是行不通的,“复活”冷战期间销毁的“潘兴-2”中程导弹依然不够,需要的是“重头再来”的研制过程,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俄军积累更丰富

《华盛顿邮报》称,尽管是美国主动退出《中导条约》,但此举让俄罗斯解除了枷锁,“俄军在远程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领域有丰富的积累”。美国《国家利益》网站也认为,此前《中导条约》对俄罗斯的限制多于对美国的限制。因为传统上美军主要依赖空中和海上发射巡航导弹远距离实行打击,美国在全球部署舰船和战机比陆基导弹更容易,有更多隐形战机突防。五角大楼的这些优势都没有受到限制。相比之下,俄罗斯是陆上强权,更倚重陆基导弹打击远程目标,如“飞毛腿”“伊斯坎德尔”等弹道导弹。

石宏表示,由于苏联时代的地理位置、技术积累等因素限制,苏军更注重发展针对欧洲目标的中远程陆基弹道导弹,先进的SS-21、SS-23近程弹道导弹和SS-20中程弹道导弹对北约构成极大威胁。因此,美苏签署《中导条约》之后,除射程300公里的SS-21得以保留之外,射程500公里的SS-23和射程5000公里以上的SS-20都被销毁。再加上技术较老的SS-4、SS-5以及SS-12等中程和中近程导弹,苏联总共销毁1836枚,而美国只销毁了859枚弹道导弹和陆基“战斧”巡航导弹,这使俄罗斯一直认为自己“吃了大亏”。

相比美军数十年没有新型号弹道导弹问世,俄军在冷战后不断推出新型号,从“伊斯坎德尔”近程导弹、“白杨M”“亚尔斯”洲际导弹到“先锋”“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华盛顿邮报》甚至认为,俄军可以直接压缩研制中的RS-26洲际导弹的射程,让它成为5500公里级“战略杀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