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实干政委”的问题意识

2019-07-28 20:09:2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李政委是个‘问题控’。”谈起火箭军某导弹旅政委李保国,官兵对他的这一特点认识很一致。

担任旅政委2年多来,李保国带领党委一班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运用新思维新理念研究探索新编制体制下抓建部队的特点规律,破解部队建设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使部队实现高起点组建、高标准运行、高质量发展。

常思打仗之责,树牢备战意识

从2009年担任营党委书记至今,李保国在营、团、旅三级党委书记的任上已工作10年。

谈及带兵经验,他总把“有威信”摆在第一位:“领导干部没有威信,如何发号施令、带兵打仗?”

怎样才能树立威信?李保国的答案是“解决问题”。对一支部队来说,只有把问题挑在刀尖上,才能锻造克敌制胜的“刀尖子”。

旅队组建之初,各类问题头绪繁多,让李保国和党委一班人应接不暇。有官兵私下嘀咕:“说是新单位新作为我看是新单位难作为,说是争一流我看是不入流。”

李保国敏锐地察觉到官兵思想苗头,及时组织召开全旅干部大会,和大家推心置腹,倡导要忠诚不要虚伪、要团结不要松散、要勤奋不要慵懒、要守纪不要妄为、要实干不要空谈、要争先不要平庸的“六要六不要”,鼓励官兵以开拓者的姿态树立起“威武军人、打仗部队、战斗军营”形象。在李保国的鼓舞下,官兵气顺了、心齐了,工作劲头也足了。

都说知易行难,要想大家服气,领导干部必须硬气。一次,旅保障部副部长沈猛向李保国汇报工作,李保国突然问道:“全旅驾驶员队伍水平怎么样?”沈猛随口回答:“目前各类车型驾驶员有几十人,日常工作训练需求基本能满足。”

李保国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全旅编制驾驶岗位数百人、现在在岗的才几十人,能够独立驾驶的更少,满足日常需求是标准吗?按照打仗标准衡量,我看还差得很远!”

旅作训科参谋董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一次,上级下发一份“千分制”作战能力评定标准,要求各作战单位自查自评。当时,旅队一没阵地、二没装备,人员结构又比较新,按照指标实打实评,连达到及格线都不可能。

董良一时拿不定主意。在与几名机关参谋商量之后,他把625分的成绩单摆在了李保国案头。不料,李保国指着首页上醒目的分数问道:“我们自评能得这么多分吗?”董良赶忙解释:“完全按标准打分,对我们新组建单位不公平,有的项目我们适当降低了标准。”

李保国认真比对评分标准和扣分项后,严肃地说:“作战能力不能做假,也做不了假。我们自评合格,不代表部队就能打胜仗了。”最后,全旅上下一项一项检查、核对、评分,以533分的自评成绩如实上报。

常砺胜战之剑,练强打仗本领

对新组建单位来说,执行任务是练强本领最有效的助推器。因此,李保国和旅党委一班人把每一次任务都当作实战来筹划。

2017年12月底,上级命令该旅赴某武器生产厂家接收装备车辆。这是他们的接装“首秀”,李保国当场拍板:“我带队!”

一名班子成员考虑路途遥远,劝他说:“按惯例,接装由部门领导带队就可以。”

“接装就是打仗,指挥员怎么能不在一线?”李保国不仅态度坚决,还与接装人员一起研究接收、检验、改进方案,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充满“战味”。

夜幕中,新装备车辆驶离厂家。刚驶出50多公里,一名驾驶员通过对讲机报告,一个指示灯显示异常。李保国当即召集技术骨干、工厂专家和军代表,逐项分析排查,很快解决了故障。

然而,李保国并未就此罢休,“故障根源在哪里?是个例还是批次问题?隐患是否已被彻底排除……”一连串的问题让工厂专家一时语塞。

“装备是用来打仗的,绝不能带着问题上战场。”他安排两名技术骨干留在厂家追踪问题根源,直到隐患彻底归零。

对装备要求严格,对装备的驾驭者要求更严。对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李保国明确要求“原因不查清不能放过、教训不吸取不能放过、整改不落实不能放过、责任不追究不能放过”,树起深究细查问题短板的鲜明导向。

旅队组建之初,许多物资设施尚未配齐。一天午休时间,旅机关营区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带班值勤的综合防护连王排长翻身下床时,发现两名手持长棍的“暴徒”已翻越大门口第一道栅栏。王排长当即呼叫支援,等到支援人员抵达时,“暴徒”已突破门岗进入主营区。

演练盘点,官兵羞愧不已。见李保国脸色铁青,连队领导慌忙解释:“应急分队各类器材配置不全,有些课目还没办法展开演练。”

李保国当即打断:“战场没有‘补考证’,谁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他接着告诫官兵,“战场上,真正的敌人不会陪你演戏。必须立足现有装备,用好现有人才,拿出最好状态,练就最强战法。”

李保国对官兵要求严格,给自己定的标准更高。他坚持每天学指挥、背原理、练操作,一个专业原理抄写上百遍,一个操作动作练习上千遍,不熟练掌握不罢休。

某连“三防”骨干、中士周超给记者讲了一件事。2017年年底,该旅即将参加上级组织的达标考核,李保国找到周超,拜他为“师傅”。5天时间里,他们练穿戴速度、练拆解结合,每天3小时练习时间雷打不动。看李保国练得大汗淋漓,迷彩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周超几次劝他适当休息,都被他婉言谢绝。

几天下来,李保国不仅穿防护服的速度大大提高,还对防毒面具的功能了然于胸。最终,在达标考核中,李保国获得个人防护项目第一名,总评成绩获政工类二等奖。

常解官兵之忧,凝聚兵心士气

在李保国的眼里,官兵生活问题是困扰新组建部队的突出问题,只有让官兵心里暖了,才能更好地为部队建设作贡献。他常说,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事,容不得半点含糊。

每次到基层营连,他都走进战士宿舍,和战士拉拉家常。三级军士长杨长书说,李政委隔一段时间就要来和大家谈谈心,能解决的问题总是尽快解决,是官兵的“贴心人”。

今年五一假期,李保国翻阅外出人员登记表时发现,发射二营战士余鹏钢连续两天上午请假,事由都是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一个小检查为何要跑两趟?李保国当即打电话给该营营长丁大国。

丁大国解释说,旅机关担心战士外出时间长容易发生违纪行为,规定请假外出时间一律为半天,但很多检查下午才能出结果,无奈只好请两次假。

“这种土规定一定要废除!”交班会上,李保国严肃批评机关相关科室,同时要求全旅集中清理整治损害官兵权益的土规定、土政策。

由于训练任务繁重,四级军士长李运波长时间没能与妻子孩子团聚,妻子多次提出来队探亲。然而,部队当时部署在一个废弃多年的旧营区,临时来队家属房不具备居住条件。

李运波把困难反映给了当时正在连队调研的李保国。很快,临时来队家属房就修葺一新,还增建了淋浴房,配齐了生活用品。半个月后,他们一家如愿团聚。

李保国爱兵,绝不是“饿了给馒头,困了给枕头”。旅政治工作部宣传科科长吴晨龙担任新兵营教导员时,就碰过“钉子”。

那次,李保国到营里检查工作,吴晨龙把减少训练伤病的设想和盘托出,建议新建训练沙坑,方便进行格斗训练。李保国听后不置可否,当即要求召开新训骨干座谈会。

座谈会上,李保国结合自己的带兵经历娓娓道来:“我们关心关爱新兵,必须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大纲中规定的训练内容,一个都不能少;规定的训练标准,一点都不能降。我们要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建沙坑虽然能减少训练伤,但与实战要求不符……”最终,沙坑没有建成,新兵营的训练质量却很快提高。

上图:李保国(左三)与基层官兵交流学习创新理论的心得体会。刘王虎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