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搬梯子,还是扔砖头

2019-06-09 21:00: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保护消费者的最有效方法是国内的自由竞争和遍及全世界的自由贸易。”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这句名言,对于当下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贸易合作带来双赢、贸易冲突没有赢家,这是一个早已被世界历史反复证明的道理。然而,美国一些政客完全无视经济规律,完全脱离中美经贸结构高度互补、利益深度交融的基本事实,先是抛出“美国吃亏论”,宣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我们每年损失5000亿美元”,抱怨“中国出口过剩掏空美国中西部工业地区”“美国损失了数百万制造业岗位”;随后又炮制“加征关税有利论”,高呼“今后,我们将从中国收取数千亿美元的关税”,鼓吹增收关税对美国经济和国民福利都是好事。于是,护佑民生福祉、增加国民福利,不仅成了这些政客挑起贸易争端的“正当理由”,也成了挥舞关税大棒将带来的“胜利结果”。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谁能强取豪夺。那些所谓加征关税“将为我们的国家带来更多财富,甚至超过传统类型的惊人交易”的说辞,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那些所谓加征关税增加美国国民福祉的论调,无非是凭空臆造的假象。近日,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就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警告称:“这些上调的关税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扭曲,并导致美国关税收入减少。非常高的税率可能导致关税收入下降,因为进口商将停止从一个被加征关税的国家进口商品,并寻求从其他国家(效率较低)的生产商那里进口商品。”一项统计数据也显示,加征关税使美国消费者和进口商去年每月损失44亿美元,且美国收取的关税收入“不足以弥补购买进口商品的消费者所承受的损失”。就连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也不得不公开承认,中国人没有为输美产品直接支付关税,中美双方都会因关税承受损失。

把加征关税说成是“护佑民生”,更是无稽之谈。《华尔街日报》就指出,加征更高关税,将对美国普通消费者产生巨大影响,因为涉及的是一系列消费品,消费者将会面临更高的价格。更为直观的,是芝加哥大学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一项联合研究,研究者用“洗衣机的例子”来证明关税提高对消费品的影响。结果显示,自2018年1月美国对进口洗衣机加征关税以来,洗衣机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2%,美国消费者每年在洗衣机和烘干机上的支出增加了15亿美元,每台洗衣机要多花86美元,每台烘干机要多花92美元。美方所加征的关税,最终只会通过其国内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转嫁到美国国内消费者身上。不仅如此,根据代表美国150多家贸易协会的“关税伤害美国腹地”组织估算,将关税上调至25%会损害近10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并加大金融市场动荡。一言以蔽之,加征关税给美国人带来的绝非“福音”,而是“噩梦”,为关税“埋单”的最终还是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界。

在雄辩的事实面前、在强烈的反对声下,即便是那些美国政客,也不得不改口,以所谓“短期会疼,长期会赢”,继续为升级经贸摩擦寻找借口。然而,对于美国民众而言,短期肯定会疼,长期也未必会赢。以美国豆农为例,他们不仅要面临种多少大豆、要不要将已储存的大豆低价卖出的困扰,更可能要面临失去中国市场的冲击。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是“花了40年时间才赢得的市场”,一朝失去,不知何日才能复得。

当前,尽管中美两国在合作中不时遭遇摩擦和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中美两国各领域合作的广度与深度都远超历史上任何时期。这正说明中美两国合作共赢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反之,如果为了一己私利,执意逆潮流而动,结果只能是损人不利己。正如英国《卫报》一针见血地指出的,与中国的贸易战几乎伤害了美国经济的每一个领域,几乎没有产生赢家。加征关税,绝非“搬梯子”,而是“扔砖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世界人民,还是美国人民,都将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