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蓉平:世界大运会对成都的意义远超体育本身

2018-12-22 02:13:2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近日“花落”成都。这是继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后成都申报的又一个国际性大型综合运动会,也是成都提出“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目标后成功申办的首个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成都成功申办大运会的消息,在朋友圈迅速刷屏的同时,也让不少人感到惊讶——为什么是成都?要知道,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大运会素有“小奥运会”之称,是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此前举办城市包括东京、罗马、莫斯科等国际大都市,中国内陆城市中仅北京(2001年)、深圳(2011年)成功夺得过举办权。一座城市能成功举办大运会,是其综合实力与影响力的直接体现。

那么,为什么是成都?最简单的回答是,因为成都有“能力”!

这种能力首先体现在一座城市为交流竞技提供优秀硬件、软件保障的实力上。2017年,成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889.4亿元。蓬勃的城市经济实力、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水平,使成都不仅能够满足举办大运会的各种要求,更有信心进一步提高世界大运会的质量和水平。再加上随着“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步伐的加快,未来几年成都将崛起天府奥体城、皇冠湖体育中心、凤凰山体育中心等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赛事场地,这些将为大运会提供优秀的硬件支持。

软件方面更是如此。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大学密集区,拥有64所高校、91万在校大学生。同时,成都还是中国体育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近三年来共举办国际体育赛事56项、全国体育赛事160多项,拥有丰富的国际赛事举办经验。包括另一项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2019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也将于明年8月在成都9个区(市)县的近30个场馆举行。因此,选择在成都举办大运会,不仅可以得到丰富的大学资源支持、得到1800万成都市民的热情参与,还能更好地培育大运会品牌,进一步扩大世界大运会在全球的影响。

这种能力体现在一座城市充分的国际化与便利度上。正在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成都,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已经拥有双流国际机场和青白江国际铁路港两个重要对外开放口岸的成都,还将于2020年迎来第三个对外开放口岸——天府国际机场。截至今年8月底,成都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已经达到109条,实现五大洲全覆盖。

刚刚过去的12月11日,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成为我国内地继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之后第四个迈上5000万台阶的国际机场。5000万这一数据,正是成都国际化的充分体现。从截止2017年的数据看,全世界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的机场仅有25个。这些城市中除了纽约、首尔、马德里、东京、北京、迪拜、巴黎等首都城市,都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枢纽城市,包括亚特兰大(1.039亿人次)、法兰克福(6450万人次)、中国香港(7286万人次)、洛杉矶(8456万人次)、旧金山(5583万人次)、芝加哥(7980万人次)等等。2021年,拥有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机场两大航空口岸的成都,更有能力为大运会提供最大的交通便利和最好的国际化环境。

这种能力更体现在一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沉淀与多元的文化内涵上。有着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不仅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世界美食之都,如今正加快建设独具人文美丽的世界文化名城,打造“三城三都”金字招牌。从古蜀文明的金沙遗址、三国文化的武侯祠,到萌翻世界的大熊猫、享誉全球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从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太古里、宽窄巷子,到一流的城市音乐厅和博物馆,别样精彩的天府文化一定会带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们不一般的文化体验。

正是基于以上能力,成都代表团才敢于向国际大体联承诺,要将2021年大运会办成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大运会。也正是因为此,国际大体联才以全票选择成都。

对于成都而言,举办大运会同样是一次提升国际化水平、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快速提升、充分展现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水平形象的极好机遇。可以想见,在大运会未来几年的筹备过程中,成都的体育场馆、酒店、市政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将进行大力的改造提升,城市的市政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文体、教育、会展等行业的国际交流将大大增多。这些都是成都迈向世界城市的机遇与窗口。

而从长远来看,大型国际赛事的举办将给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带来长久红利,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以深圳为例,第26届深圳大运会时,深圳市投入了上千亿资金进行场馆建设。但同时,深圳借助大运会推出了世界大学生文化月、世界大学生音乐节、世界大学生狂欢节等诸多项目。在2011年大运会举办前期,深圳市还开发了一批青年人参与性强的电子竞技项目,举办了世界大学生在线运动会;此外,还举办了世界教育博览会、世界大学生科技创新博览会、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及世界名校校长峰会、世界大学体育事业发展论坛等诸多活动。

那么,成都将在这个舞台上带来怎样的精彩呢? 值得期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