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造”机器人 可用于航天员康复训练

2018-12-16 01:35:0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航天英雄杨利伟做客电子科技大学

  12月12日下午,成都天气寒冷,可电子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报告厅内却热气腾腾。航天英雄杨利伟,原国家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吴杰走上“成电讲坛”,3小时的演讲引来不断的掌声。

  从英雄们的生动讲述中,听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航天员这个“坐在火药桶上的职业”。

  A

  宇航员训练极其艰辛

  “航天员就是‘坐在火药桶上的职业’。”演讲中,吴杰讲述了航天员训练的艰辛。他曾到俄罗斯北极圈内参加冬季野营训练,要在零下50℃的极寒环境中挖雪洞生存,训练两天瘦了3公斤。

  吴杰说,每一次进行离心机训练,身体要承受8个G的过载,相当于人躺在地上,有7个同样重量的人同时压在身上,内脏被拉扯得跟刀割一样痛。

  隔离训练对于航天员来说更是一种折磨,3天3夜不能睡觉,不能闭眼睛,一闭眼睛就会响警报,很多人坚持不下去。“此外,你无法跟任何人交流,连吃饭都是从一个狭小的窗户递进来。”“每一位航天员都要有视死如归的气概,否则做不了宇航员。”吴杰说。

  吴杰多次与神舟飞船擦肩而过。神五发射,杨利伟入选,吴杰落选;神六发射,吴杰再次落选,他默默写下:“遥看神六巡天走;梦想神七伴我游。”到了神七,航天员要出舱执行任务,对臂力的要求非常高,吴杰与神七失之交臂。

  2013年,吴杰到了航天员服役的最高年龄,他永远失去进入太空的机会。目前尽管已经退役,但他依旧在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B

  空间站需要更多科研人员

  “目前,国家已启动第三批宇航员选拔计划。希望在座的同学今后可以成为我的同事。”杨利伟的鼓励激起同学们的热情。他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的载人航天事业对航天员身体素质的要求将会逐步降低——空间站里需要更多的工程师、科学家。

  杨利伟介绍,这一次的选拔类别既包括航天驾驶员,又包括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选拔对象既包括空军飞行员,又包括相关工业部门、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等。

  入选者将接受多年的专业培训,未来进入太空后将进行太空站的维护、组装以及科学实验,预计每3个月到半年时间进行一次轮换。

  “在载人航天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我们需要解决空间站‘长寿’‘可靠’以及如何让航天员长久健康快乐地在空间站工作和生活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杨利伟说,要解决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互联网技术、远程控制技术、人机协同技术、虚拟混合现实技术以及对地观测和研究等,都与电子科大具有紧密的关系。

  提到四川,杨利伟感到非常亲切。4年前,他曾和航天员刘洋一起做客电子科大。这一次到访,杨利伟专门参观了电子科大的创新中心、电子科技博物馆,了解电子材料、大数据、新型能源、机器人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机器人中心给杨利伟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我看到电子科大研发的机器人帮助残疾人训练,很有感触,今后可以把电子科大的机器人运用到宇航员的康复训练中来。”

  “四川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杨利伟说,四川的很多企业、电子研究所以及高校,都参与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大批国家重大专项航天任务,而且在航天员大队里,也有四川籍的宇航员。□本报记者李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