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如何记住乡愁 古镇古村落保护有了四川共识

2018-12-11 05:02:5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网成都12月10日电(吴晓)甘孜,藏语译为圣洁美丽的地方;磨西,古羌语中的川西“宝地”。上周末,四川最美古镇古村落创新发展论坛在甘孜州磨西镇成功落幕。如何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栖居照进现实?古镇古村落保护达成的四川共识,被这座被漂浮在冰川上的古镇所见证。

  四川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5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869个省级传统村落……这些散落在山水人间的璀璨明珠,凝聚着历史和文化传承,守望着巴蜀儿女的精神家园,也为乡村振兴提供着全新的样本。

  “有根才有生命,有根才有枝繁,有根才有振兴。”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代永波表示,近年来,四川紧握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的建设,将古镇古村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面发掘保护和发展古镇古村落遗产。

  代永波提到,今年四川启动实施了四川最美古村落培育创建行动,从869个省级以上的传统村落中优选100个重点培育,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但他同时也表示,古镇古村落的脆弱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保护好才有发展利用的基础。

  保护在前发展在后,同样也是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正红强调的重点。“本次论坛的主题‘记住乡愁•共谋四川古镇古村落保护和发展’,保护是放在发展前面的。” 张正红称,古镇古村落的灵魂和精髓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就谈不上发展,就会是千村一面,失去特色,“如同一杯白开水”。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让人们记得住乡愁,需要保护好古镇古村落,留存传统的肌理。但是,古镇古村落也不能被打上“荒芜”“守旧”的符号,成为遗留在记忆里的故园。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有机生命体”与“发展源动力”是代永波给出的两个关键词。他认为,要着力培育古镇古村“有机生命体”,全面保护古镇古村自然环境与社会依存,科学管控古镇古村整体空间形态和外部田园山水景观,积极再造融通历史和当下的活态古镇古村生活。要不断创新古镇古村“发展源动力”,发展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传统手工艺等特色产业,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吸引和支持“新村民”“新乡贤”与村民共同创新创业,让院落成为活的博物馆,让村民成为历史和文化的讲述人。

  在张正红看来,推动古镇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关键在于更新发展理念和健全技术与管理体系。他认为,要重新认识并正确对待古镇、古村落、古民居和乡土建筑的价值,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相融、相互承接,才能让古镇古村落历久弥新。同时,“以利用促保护”,建立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机制,充分吸引社会资本,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激发古镇古村落发展的持久活力。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如同本次论坛上发布的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倡议所言,“让我们共同守文化根脉,聚农耕精粹,绘诗意栖居,系绵延乡愁,让如诗如画的古镇古村落绽放在天府大地”,通过合理的保护与发展,真正让古镇古村落成为乡愁记忆的情感归宿、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