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福布斯发布“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单

2018-12-09 07:47:1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今年,堪称成都“跃升年”。

  日前,福布斯中国发布最新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单。今年,成都排名由去年的第12名大幅上升至第6名,成为新上榜前十的两个城市之一。

  这不过是成都的众多“跃升”之一。同样是本月,12月3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去年排在第13名的成都,今年一路飙升冲到了排名第6。

  更早一点,11月14日,GaWC发布2018世界城市名册,成都排名继续上升至71位,连跨两级升至Beta+。

  成都哪些领域获得“跃升”加分?“最佳商业城市”凭何跃升6位?福布斯中国表示,成都正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加快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不断吸引人才进入。

  排名大幅提升

  从第12名到第6名

  日前,福布斯中国发布最新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单。今年,成都排名由去年的第12名大幅上升至第6名,成为新上榜前十的两个城市之一。

  “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研究对象为中国大陆数百个城市,其中上榜城市100个。福布斯中国自2004年开始推出该榜单,旨在通过人才指数、城市规模指数、消费力指数、客运指数、货运指数、私营经济活力指数、经营成本指数、创新指数这八项指标,从各个不同维度进行全方位考量,寻找适合商业发展与人们高品质生活的城市。

  记者获悉,八项指标均由专业数据指标加权计算而得,每一项考量领域不一,比如人才指数根据各城市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人数等指标加权计算而得。城市规模则要看各城市GDP 总量、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等指标。消费指数则由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加权计算而得。

  成都为何大幅跃升

  人才聚集力的跃升

  “人才新政”吸引25.1万人才落户 R&D同比增长10.7%

  正如福布斯中国所言,成都正在“不断吸引人才进入”。最典型的例子,是今年10月9日,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成都启幕,这是组委会首次将主会场设在西部。

  一个城市的吸引力,人才聚集是“风向标”。成都创造更好环境,吸引青年人才扎根成都,在这里施展才华、实现价值。去年7月,成都发布《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针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不同人才群体构建体系、分类施策。

  去年以来,成都“人才新政”红利持续释放,累计吸引25.1万本科以上青年人才落户。2011年-2017年,成都管理人口年均增量50万人、常住人口年均增量15万人。

  人才带来市场活力。成都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2017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6.4万个、同比增长42%,新增科技型企业数量2万家、同比增长55%,位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全社会研发投入(R&D)达320亿元、同比增长10.7%,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持续领跑西部,技术交易额再创新高,达到523.89亿元、增长12.9%。

  成都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和配套措施,在全国率先探索“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截至今年7月,试点已拓展到全省20所高校院所,超过400项职务科技成果成功分割确权,作价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60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近百亿元。

  经济指标、生活品质的跃升

  说走就走、想买就买 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已达111条

  成都的“跃升”,不仅仅是经济指标,更是普通市民生活品质。

  身在成都,说走就走,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已达111条;足不出户,买遍全球,“蓉欧+”东盟铁海联运班列开行已加密至“天天班”……

  成都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大通道建设促进大开放,现代物流枢纽功能提升。前三季度,成都铁路、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分别增长34.8%、6.3%,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3957.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9.0万吨,分别增长6.8%、5.4%。西成高铁开通带动铁路旅客周转量增长77.2%。

  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于此,也为成都打开广阔市场。

  以时尚消费能力为例,成都品牌数量和年销售额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因此多年前被媒体评为中国“时尚第三城”。从国际一线品牌门店数与品牌入驻数来看,成都目前位居全国第三——品牌数达到155个,门店数更是高达200余家。

  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成都消费升级态势明显,“Valextra”等国内外知名消费品牌以及“超级物种”等互联网新零售企业纷纷入驻成都,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高,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947.0亿元,增长10.5%。

  城市空间、经济规模和营商环境的跃升

  前三季度GDP超万亿 民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

  成都跃升的,还有城市空间、经济规模和营商环境。

  随着城市“东进”战略的提出,成都开启龙泉山时代,城市格局从“两山夹一城”的逼仄变身“一山连两翼”的开阔。

  大格局带来大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0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1%。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802元、18838元,分别增长8.4%、9.1%。

  经济腾飞背后,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个代表是,民营经济发展。

  今年上半年,成都民营市场主体超过201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近97%,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近50年来,成都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3.4%提高到48.6%,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

  不止于此。四川省召开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之后,仅仅过了4天,成都市就召开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然后又仅仅过了4天,“成都民营经济25条”出台。

  成都拿出四个“100亿”的干货真真切切:面向企业需要,设立包括规模100亿元的“应急周转基金”、规模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纾困帮扶基金,推动设立规模100亿元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设立100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在内的多种支持体系,支持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化解风险。

  “成都民营经济25条”提出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从降低税费、用工、用地、用能、物流成本5个方面提出支持措施,针对性地缓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成本问题,提高经营效率和投资回报。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