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人民日报》点赞巴中南江县:手握“绿钥匙” 青山变金山

2018-12-05 05:07:4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改革开放40年,一座地处秦巴山区的县城能有多大的改变?12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南江县 绿色发展引领脱贫振兴》一文,讲述巴中市南江县以绿色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引领乡村振兴的故事。

  12月4日《人民日报》要闻版截图

  以下为报道原文:

  四川南江县,坐落在秦巴山区米仓山南麓,“九山半水半分田”,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天条件并不突出;但从生态角度看,南江可谓手握“绿钥匙”:县域内森林覆盖率68.8%、绿化率98.5%,26条主要河流的水质均达到优良标准,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90%。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江县以绿色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引领乡村振兴,全县贫困村由2014年的156个减少至19个,贫困人口由8.8万人减少至0.8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5.9%降至1.5%。

  打破交通瓶颈,唤醒沉睡的绿色资源

  崇山峻岭、交通闭塞,一直是制约南江发展的瓶颈——直到2010年前后,南江至汉中的出川要道,还只是一条5米宽的盘山土路。

  “过去乡亲们住的是石头房,点的是煤油灯;村里没有田,只能种点杂粮。”光雾山镇党委书记吴城蓉告诉记者。

  近年来,南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多元化交通建设投入机制,撬动民间资本建设农村公路。经过两轮“交通大会战”,全县公路总里程增加了4倍多。其中,农村公路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94%,实现乡镇、行政村公路100%通达。

  位于光雾山深处的普陀村,通了公路,全村人搬进了安全舒适的新房,用上了自来水和电,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新村院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以前没有路,游客进了光雾山也找不到我们村。现在好了,山货拉出门,游客迎进村,村里200多间客房周末经常满员。”村民雷武兰告诉记者,她家有7间客房,今年进入观赏红叶旅游旺季以来,每个月光接待游客住宿就能挣4000多元。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南江县建成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环线,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发展观光农业,推动“交通+旅游”“交通+农业”深度融合。2016年以来,全县共建成安置点217个,累计搬迁8475户贫困户,其中有1979户从事旅游服务业,年人均增收2160元。

  扶贫先扶智,培养一批乡村干部和能人

  “乡亲们,国家扶贫政策非常好,但扶贫不是养懒汉,大家要主动学好技术,争取早日脱贫!今天,我们讲讲绿色生态养殖……”走进南江县瓦坪村农民夜校的课堂,一个个庄稼汉紧盯着讲台上的老师,听得非常认真。

  “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里普遍或多或少存在等脱贫、被动脱贫思想。”瓦坪村村支书李蓉说,“通过上夜校,大家主动脱贫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学到了不少专业技能,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直到2014年,南江县人均GDP仅为四川省平均水平的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7%。扶贫先扶智,除了农民夜校,南江县成立巴中村政学院,每年安排国家职教专项补助、市级留存党费、县级财政预算220万元,依托职业技术学校,举办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培训培养乡村干部和“能人”。

  退伍军人郑永飞经过专修班学习后,回到黑潭乡白虎村实践锻炼,并在换届时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依托现有的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吸纳全村农户参与。今年底,合作社预计出栏黄羊200只,可实现净利润10多万元,带动1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1万元。

  目前,南江县已建设南江黄羊、核桃、茶叶、金银花、乡村旅游5个“百里特色产业长廊”,形成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壮大产业,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曾经,南江县也走过“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弯路。近年来,南江县将绿色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理念,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南江县先后关闭16家污染企业,引进培育20余家环保型企业落户。

  “以前这里都是成片的荒山,现在种植的青钱柳远销美国、德国。基地平时用工150人左右,全是村里的贫困户,每人每天能挣六七十元。”赤溪镇党委书记陈小军告诉记者,全镇最穷的西厢村通过种植青钱柳,短短两三年时间,1500多亩的荒山变得郁郁葱葱;全村205户实现户均1亩茶叶、1亩金银花、半亩中药材,户均年增收1万元没有问题。

  守住青山,方得金山。南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茶叶、金银花、核桃、中药材等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栽种面积年均增长5万亩。与此同时,南江县着力推进绿色工业集聚发展,实施中药材、茶叶、核桃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条。

  南江还利用生态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创建光雾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米仓山国家4A级景区。近3年来,全县15万人参与到森林康养产业中。今年1至10月南江县接待乡村旅游游客553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乡村旅游收入45.78亿元,同比增长15.8%。(记者 林治波 宋豪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