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紧扣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18-12-04 06:06:4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开始运行。”11月15日,一股股清水从仁寿县珠嘉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水口流出。当天,仁寿县41个乡镇污水厂全部投用。

  同一天,峨边县城外的荒坡上,川南林业局617林场工作人员吼起号子。秋季造林的尾巴,他们要攻克最后800亩荒山。

  两个场景,演绎同一路径:四川省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环保整改促发展,不断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一加一减 提升群众获得感

  “又有垃圾了,要喊人来处理。”11月20日,武胜县飞龙镇镇长张兵开车来到五排水村,查看流经这里的长滩寺河水质。履职河长一年多来,他的感悟是:保护河湖,犹如逆水行舟,绝不能松懈。

  推动绿色发展,不仅需要锲而不舍、滴水穿石的精神,还需主动作为,科学谋划。四川省持续不断做绿色加法,做污染减法,既开展国土绿化,筑牢生态屏障,又削减污染,大力改善环境。

  加法,从高位谋划做起。6月召开的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高规格谋划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推进,主要领导亲自抓,正成为四川省推动生态治理的常态。

  加法,从补齐生态短板开始。连续开展生态治理需求摸底,建立项目需求储备制度,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仅前三季度,全省完成生态脆弱区治理投资10亿元以上,完成营造林700万亩,均创历史新高。

  加法,在政策行动上高密度叠加。今年,四川省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细化为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散乱污”整治攻坚战等“八大战役”,分别明确牵头单位、市州任务;率先实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市州考核……补齐生态文明短板的力度越来越大,节奏越来越密。

  减法,是壮士断腕的超常举措。面对中央环保督察移交信访件,四川省照单全收,不求一团和气,直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到“马上就办”。截至11月30日,四川省已办结回复2181件信访件。责令整改1191家,立案处罚379家,罚款金额215.3万元,约谈147人,问责135人,立案侦查10件,行政拘留2人,刑事拘留3人。

  减法,是啃下污染存量的“硬骨头”。今年初,全省1190个行政村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设立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项目1837个,计划总投资866.23亿元……如今,围绕“八大战役”,以落实责任打、精准施策打、标本兼治打、主动打尽早打、集中力量打、动员群众打、建设一支环保铁军打“七打”为突破口,污染治理的盲点越来越少。

  一加一减之间,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系列组合拳 向绿色要生产力

  “开着窗户也没有异味了!”家住宜宾江边的李举文逢人便说起近半年来的变化。半年前,距他家不到600米的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厂区,一根高120米的大烟囱轰然倒下。随后,这家沿江重点排污企业搬入工业园区。李举文家附近的江边区域,转变为商业区、文化创意区和娱乐休闲区。

  省委提出,要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把四川省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为导向,高位谋划建章立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推动经济向质量领先蝶变。

  建章,明确“行动指南”。聚焦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等四大方面,建立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划定“四轴九核”生态格局空间,保证一棵树也不能动;试点编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一项项制度,筑牢四川省生态保护“高压线”。

  提升,夯实发展底气。通过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前9月,全省工业增加值中,制造业比重达81.4%,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前8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增长4.7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缩短到14天。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能耗实现“双降”。

  立新,培育发展动能。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业均保持60%以上高增长。

  强身,激活创新主体。4年来,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四川省累计引进逾1000名高端人才来川创新创业,科技创新创业者突破20万人。在全国率先探索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已在省内20家高校院所试点,累计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逾400项,带动企业投资近30亿元。

  四川省新旧动能有序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成长为四川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至今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达51.6%。

  快慢高低之间,四川省初步实现经济结构的质量提升和绿色变革。(记者 王成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