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 重新组建的四川省司法厅连放“大招”

2018-11-30 05:58: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日,四川省司法厅连续印发《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十项举措”》《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规范行政执法“十个不准”》两个文件,这是重新组建的司法厅立足新的职能定位,为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放出的“大招”。

  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切实履行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监督和统筹提供法律服务的职能职责,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将积极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立足自身职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十项举措”的文字精练但内容实在,正文只有1573个字。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文字干货满满,都是司法行政系统围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将要采取的行动——

  加快民营企业权益保护制度建设;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深化涉企“放管服”改革;掀起“法律进民企”宣传活动热潮;开展法律服务民营企业专项活动;搭建民营企业“走出去”法律服务平台;健全民营企业矛盾纠纷诉前化解机制;强化涉及民营企业的行政执法监督;建立民营企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完善外来企业投诉处理工作机制。

  在每一项举措后面,司法厅都列举了一些具体计划。例如,对加快民营企业权益保护制度建设,省司法厅提出,将加快推动出台《四川省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障条例》,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障作出规定。

  “目前四川省还没有正式立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我们将充分行使立法相关职责,推动立法进程。”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解释,希望法律的刚性能够为民营企业家带来充足的底气。

  省司法厅厅长刘志诚表示,“十项举措”侧重的是司法行政自身的工作职能,旨在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下一步要让厅机关各业务处室对标这些举措,列出任务清单,定期考核工作,“要让各项举措落地落实,见到成效。”

  划定执法“红线”,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十个不准”用字更少,全篇不过400字,但每一个“不准”都用词严厉:

  不准无法定依据委托执法、无证执法;不准实施无法定依据的执法行为;不准随意开展执法检查;不准擅自改变行政执法的种类、幅度和程序;不准在市场准入、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中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置歧视性条款和差别化条件;不准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执行差异化执法标准;不准一罚了事、一味处罚;不准随便作出停产停业、查封扣押等决定;不准向企业乱收费、变相收费;不准借执法之名吃、拿、卡、要。

  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主任吴涛说,重新组建的司法厅肩负着规范行政执法,代表省政府监督各行政执法机关准确执行法律法规的责任,及时制定印发“十个不准”,是司法厅积极主动作为,不缺位、不越位的表现,“抓住当前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执法乱象,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用、管用的具体措施。”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个不准”是对行政执法主体划定的“红线”,针对的是民营企业家普遍反映的一些“痛点”。记者了解到,司法厅在11月14日组织召开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一些与会的民营企业代表提到,行政执法也存在“对人不对事”的现象。

  刘志诚表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将严格对照落实“十个不准”,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实际行动支持和促进四川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记者 吴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