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等地成立新机构、试点新办法、拿出新举措

2018-11-28 05:02:2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各地政府成立新机构、试点新办法、拿出新举措,改进政务服务,规范政商交往,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记者走访三地,调研当地支持民营经济的实际成效。

  一个机构

  辽宁升格营商环境建设局,横向整合,优化衔接

  辽宁省机构改革中,一个变化引人注意——“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调整为“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并且升格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2017年,辽宁在全国第一个设立省级营商监督机构——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使用了原中小企业局编制。此次机构改革,辽宁将省政府政务办公室、办公厅管理的民心网,整体划转给营商建设局。辽宁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李方喜介绍,优化营商环境是辽宁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基础性改革,辽宁此轮政府机构改革确定党政部门60个,很多部门被砍掉、合并,但具有辽宁特色的营商局却单独保留而且提格壮大。

  “经过这次调整,营商局的职能进一步优化,增加了24个编制,队伍也壮大了。”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周轶赢说,原来营商环境建设各部门纵向的事情分属各系统内管理,对涉及部门之间的横向整合、程序流程再造缺乏衔接,现在营商局都统领起来。工作着力点将更侧重营商环境的基础工作,注重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解决一些体制机制共性问题,比如,推广沈阳建设项目审批中容缺审批、承诺制等好做法,解决营商环境的痛点。

  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成立的第一年,该局主要工作方式就是针对企业投诉,到各地督查、暗访、调查。“很多时候,要和地方政府较劲儿。有时候个别部门拒不整改,我们只好通报曝光这些典型案例推动工作。”该局一位处长介绍。在本次调整中,省级政务服务大厅整体划转给营商局,营商环境建设有了更为具体的抓手。“以前发现问题只能是通报,存在一定滞后性。现在我们能建立全省统一的营商服务网络8890平台,实现了对全省行政审批权的监管。”周轶赢说。

  “优化营商环境,最根本的是理念、观念变化。”周轶赢说,“原来曝光各地市都护着,现在都可以接受,并积极推进问题解决。但整个观念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还有个漫长的过程,营商局的工作才刚刚开了个头!”

  一次试点

  重庆北碚推动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

  “没想到,政府主动出手,这么快就能帮我们解决大难题。”重庆骑龙饮食文化有限公司的商标被邻省一家公司冒用,想维权而找不到门路。今年,北碚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董事长任鸿秀诉说了商标维权的苦恼。会后,检察长联系重庆骑龙公司,让公司尽快准备维权的相关事实材料。随后,北碚区工商分局、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联合执法组赶往邻省,联合当地多个部门,对涉嫌侵权企业进行调查,帮助骑龙公司成功维权。

  作为重庆市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区,北碚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加挂区民营经济发展局牌子,下设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据北碚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张纯辉介绍,北碚建立收集—交办—催办—办结反馈的“直通车”制度,通过联系走访、设立服务热线等渠道了解企业困难,畅通民营企业问题反映渠道。通过《北碚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交办事项抄告单》,交给相关责任部门限时办结。责任单位办理完成后填写问题处理情况意见反馈表,交由企业签字后反馈。“直通车”制度建立后,已协调处理企业问题200余件。

  “以往有一种‘末梢神经麻木’的说法,说中央政策好,但下面没落实。我们通过这些改革举措,争取让民营企业家们体会到中央有政策、地方有落实。”北碚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吴萍说。

  此外,北碚出台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公职人员正负面清单20项,其中正面清单10项,负面清单10项,划定“红线”和“绿线”,进一步规范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为引导企业形成良好风气,北碚区企业廉洁联盟今年正式成立,倡导会员企业守法经营,向社会公开承诺自觉践行“永不参与行贿”。“加入后,企业感到光荣,别人和你打交道也更加放心。”任鸿秀说。

  一种体系

  成都武侯区建设“网购式”政务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民企讲究效率,当然也期盼相应政务服务的高效率。”武侯区某连锁超市负责人说。

  四川成都市武侯区提出建设“网购式”政务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变“供给服务”为“需求服务”。“‘网购式’服务就是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餐’。”武侯区商务局负责人陈明毅介绍。

  “论服务,政府比电商还上心!”作为一家民营银行在成都武侯区的工作人员,王永才感慨,“比网购还方便的政务服务,是民企最好的‘催长剂’。”

  “网购式”服务要实现精准下单,必须了解企业诉求。武侯区成立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推行首问责任制、行政效能问责制,并聘请民营企业作为机关作风监督员,同时邀请民营企业家代表列席区政府全体会议,听取他们对经济发展的建议。根据各企业的反馈情况,武侯区每年都会开展集中走访,区领导上门为企业阐释产业扶持、人才引进、劳动就业等政策,按照问题导向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此外,武侯区将发改等数十个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整体划转至行政审批局,打造“3D网上实景政务大厅”,并针对楼宇企业设置了楼宇政务服务站,民企办事像上网一样方便。

  “企业的成立和成长是动态的,不能成立后就不管不问。”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杨海平说,按照近期目标,武侯区将在2020年前通过组建大数据中心和“网购式”服务团队,以企业体验为中心,强化“网购式”服务支撑保障,努力简化民营企业的办事流程。

  “政府对民企,既要无微不至,也要恰到好处。”位于武侯区的成都彩虹电器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到如今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欧美、中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公司负责人说,“‘网购式’的政务服务给予了民企充分成长的空间,让企业发展活力得到百分之百释放。”(记者 何勇 刘新吾 张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