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塘近2万头牦牛系上“保险栓”
2018-11-24 23:43:1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 |
牧民给牦牛耳标。(谢臣仁 摄) |
人民网成都11月22日电 冬日的雪山草地里,强悍的藏族小伙正扭住牦牛的两只角,趁机,技术人员迅疾在牛耳打上电子芯片,扫码器一扫芯片,这头牦牛的信息“历历在目”。今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奔戈乡拉扎村的高寒牧区,牦牛保险的信息跟踪电子芯片植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理塘县是全国120个、四川省10个、甘孜州5个牧业大县之一,畜牧业是广大牧民群众的支柱产业,牦牛也是广大农牧民的“命根子”。由于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高寒牧区,冬、春是牦牛最难熬的日子,为解牧民的养殖之忧,理塘县结合各级惠民政策,通过客观公正比选,与中航安盟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推出牦牛保险这项富民惠民政策性保险。
“牦牛保险承保对象是两周岁以上的牦牛,承保责任确定为冻灾、雪灾、动物疫病、兽害、洪水造成的死亡损失。保额为每头牦牛2000元,保费按6.5%的费率收取130元。” 据中航安盟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经理王鹏程介绍,具体保费分摊比例为:中央40%、省33%、州、县14%、牧户(合作组织)承担13%,以市场化方式降低养殖户承担的养殖风险。
“参加牦牛保险,我是举双手赞成。要是早参加牦牛保险就好了。”刚为牦牛参保的理塘县拉扎村村民阿称说,他曾遭受“牛殇”之痛。前年冬天,他家的暖棚因扩建尚未完成无法投入使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牦牛死亡12头,造成近5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现在好了,我们只掏26元小钱,就为一头牛拴上‘保险’,我更有信心发展养牛了。”
“牦牛保险降低了牧民的养殖风险,特别是实现电子芯片信息跟踪,不仅让牦牛有了‘身份证’,在理赔上也更有依据,更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详实数据,有助于科学规划畜牧业发展。”理塘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洛绒泽仁说,要在开展政策性牦牛养殖保险工作中,遵循政府引导、牧民自愿、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及“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全面覆盖”的要求,保障牧民基本生产,通过保险理赔服务帮助农牧民群众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在降低养殖风险的同时也为畜牧业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据悉,自今年10月该项保险启动,在理塘县奔戈乡、村戈乡、曲登乡进行试点,至今参保近2万头,今年将实现6万头参保。在取得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将在全县24个乡镇推广,让全县30余万头牦牛都参加牦牛保险。同时,保险公司和理塘县农牧和科技局将“联合作业”,加强牦牛病害防治和巷道圈建设,在减少公司理赔的同时增加牧民受益,把牧民致富“保险栓”拴得更牢。(朱虹 叶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