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东部城市新区新颜新貌 天府黄成为主色系

2018-11-24 23:24:4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作为实施“东进”战略支撑性、引领性核心重大工程的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对于东进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按照“将沱江轴线打造成为以大江大河自然要素为特色的世界级城市综合发展轴”的目标要求,东部城市新区应该以怎样的面貌示人?为此,成都市规划部门编制了《东部城市新区风貌研究与导则》《东部城市新区天际线研究与导则》《东部城市新区色彩研究与导则》三大《导则》。

  城市风貌

  因形就势 拥江发展 城园相融

  城市风貌是指一个城市富有个性的外观风格与形象,由独具匠心的城市格局、因地制宜的环境景观、别具一格的建筑风貌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城市风貌管控有利于指引东部城市新区特色风貌形成;有利于规划统筹东部城市新区各组群的整体风貌;作为规划管理标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而东部城市新区山水地貌特征为“近山临江,丘田林壑”;山水资源禀赋优厚;是多元文化交流融汇之地;“四城一园”在传承区域统一历史文化基础上又各具特色。

  《导则》提出,东部城市新区风貌总体定位为“山水公园城 时尚新天府”;城市格局为“因形就势、拥江发展、城园相融”;环境景观为“望山见水、城景应和、和谐自然”;建筑风貌为“多元包容、中西合璧、古今交融”。而东部城市新区风貌总体定位应兼具国际范与地域性,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天府文化;展现成都千年大计、千年立城的格局风范,城市格局因形就势,拥江发展城园相融。

  在体现“以江为轴的拥江之城”方面,规划目标是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串联各城市中心,形成大开大合、大疏大密的滨江城市景观。城市地区,强化两岸景观塑造,形成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和标志性景观节点;非城市地区,沿江农业区域应景观化、景区化,农田成景观、农居成景点、农村成景区,塑造成片的大美田园风光,体现大地景观;沿江生态区域保持原生态、修复受损生态,体现自然风光。

  在体现“城园相融的公园城市”方面,规划目标是城市各组群应践行公园城市理念,顺应丘陵地形地貌,形成具有丘陵地区特色的公园城市形态。“园中建城”——在大自然中建城市,把城市放在高低起伏的丘陵地貌中,形成“山江城相依,丘环水绕城”的城市整体景观意象。“城中有园”——深丘成园,低谷成廊,将深丘作为城市盆景,低谷作为城市组团间绿廊,形成“高处丘城相映,低处城绿相融”的城市组团景观意象。“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绿道串联新城内部各组团与自然风光,实现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10公里进森林。

  而《导则》希望实现东部城市新区望山见水、城景应和、和谐自然的环境景观,展现山水呼应、清新明亮的城市大美风光。

  天际线

  凸显山水田林道园城的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天际线,仿佛是城市的“刘海”,需要精细设计和打造,它不仅有“城市颜值”上的考量,更有城市功能上的需求。

  东部城市新区如何打造“城市刘海”?《导则》提出,东部城市新区东临沱江,西靠龙泉山,凭借良好的山水环境,打造“青山为幕、碧水绕城、开敞疏朗、组团分布”的整体空间形态。

  总体空间秩序规划为“整体舒缓,显山露水,轴带串接,簇群错落”。总体空间秩序规划形成沱江百里画卷和龙泉山观景走廊两大城市景观廊道。

  《导则》提出,东部城市新区天际线应结合特色自然条件,打造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的特色天际线,凸显山水田林道园城的城市空间格局。通过对沱江、龙马湖以及龙泉山等重要山水要素的分析,得出滨水临山建筑高度的布局规律,进而满足望山见水的要求;落实“东进”总规一级风廊和二级风廊对城市形态的管控要求,为城市引入洁净的空气;分析城市公园周边建筑的高度控制要求,保持公园与周边相邻地区适当的视线通廊和景观廊道,应避免城市公园被高楼大厦围绕而变成“城市盆景”。

  围绕“观山”,规划提出保证山脊线的完整性,鼓励形成高低错落的临山天际线;临山地区宜以低层建筑为主,避免对临山地区形成压迫感;控制临山建筑的高差比,增加天际线的层次感和序列感。

  围绕“临水”,规划将引导建筑高度阶梯状递增,塑造层次性的景观;在沿江界面层次塑造上,重点体现低层、小高层、高层,这几个基准高度层次,将城市界面层次打造得清晰明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提出片区形成9条山水视廊。视廊宜以100米为核心控制范围,按锥形面原理控制,通廊两侧建筑高度应朝内部逐渐降低,确保视线通透。

  围绕“公园和绿廊”,规划提出城市大型公园是观山望水的重要观测点,控制临公园侧建筑高度向外呈阶梯状依次升高,可增加山体可观测区域。连通山水的绿廊是望山见水的重要视线廊道,对城区连通山水的绿廊两侧建筑高度进行控制,临公园侧建筑高度向外呈阶梯状依次升高,可增加山水环境的整体感知。

  在新区的中心城区,聚了金融商务、文化展示、创新消费等核心功能以及文化馆、博物馆、会议中心等重要公建,是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中心的建筑在高度或形态上应相对突出,进而凸显其可识别性。

  《导则》还对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简阳城区天际线进行了系统研究。

  色彩

  以“天府黄”作为城市主色系

  色彩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是体现城市格调、彰显城市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导则》中表示,对于成都这样的典型中国城市(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又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色彩的选取必须兼顾好与文化、自然环境的关系,彰显成都特色。与此同时,城市色彩应该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形成分层级的城市意象(既能在总体上和谐统一,又能强化成都最核心的功能片区)。

  《导则》提出,成都城市色彩应遵循“1+1+N”的使用规律,第一个1即城市主色系,应相对统一;第二个1即辅助特征色,展示区域特殊意象;N即其他点缀色,丰富城市色彩搭配。应该从自然和人文要素中包含的黄、灰、白、红四种颜色中,进一步选取成都城市主色调。而黄色根植于千年的金沙、秋日的银杏、落日下的雪山夕照,代表了成都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红色根植于武侯祠的红墙、锦里的灯笼、沸腾的火锅,代表了成都繁荣的商业氛围和多元的生活气息。

  针对龙泉山东侧区域,《导则》建议以“天府黄”作为主色系。东部城市新区是公园城市建设的新区,浅丘起伏、河渠环绕,近天、近山、近水,选取黄色作为城市主色系,称之为“天府黄”。黄色与绿色(山色、树色)是色彩原理上的最佳搭配色,黄色与蓝色(天色、水色)是色彩原理上的互补色,黄色与粉红、淡紫(花色)是色彩原理上的协调色。(记者 袁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