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记全国第四届 “十大杰出消防卫士”杨武东

2018-11-24 06:19:1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人民网成都11月23日电 (记者 陈曦)翻开杨武东的简历,他很平凡,1985年11月出生于云南大理,2004年和很多白族青年一样,他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消防员,14年来他倔强地坚守在基层防灭火一线,一直战斗着、成长着,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藏区高原。他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可他的名字却被甘孜藏区的老百姓们反复提起,他就是全国第四届“十大杰出消防卫士”四川省消防总队甘孜州支队丹巴县大队大队长杨武东。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总要求。

他说消防员最不怕的就是吃苦

甘孜州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

学校毕业后,杨武东被分配到理塘县消防大队工作。临行前,有同事告诉他一定要做好“战天斗地”的思想准备,因为理塘素有“世界高城”之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最低气温-30.6℃,全年无霜期仅50天。听了这些话,让他对自己即将面对的环境毛骨悚然,但他毅然服从组织分配,按时到达了理塘县。

当时的理塘县消防大队其实很小,只有4名干部和5名政府专职队员,2台消防车,没有战士,占地面积0.4亩的老旧营房坐落在县城边的一个偏僻的小山坡上,办公和住宿都在一栋房子里面。办公,杨武东和战友一起挤在一间7平米的办公室;住宿,在一间约4平米的宿舍。理塘的恶劣环境一来就给了他“下马威”——胸闷、头痛等高原反应接踵而来,氧含量极低、干燥的空气让他晚上难以入睡,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流鼻血,嘴唇长年龟裂出血,张嘴吃饭都需要忍受阵痛,剧烈活动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头晕目眩。那段时间杨武东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战胜高原反应最好的办法就是跑到更高的地方去。于是,他便坚持每天早早地起床,到山坡上去跑步,不断突破自己耐高原反应的极限。

2014年1月9日,根据工作需要,由杨武东担任分队长的驻色达执勤分队成立了,他带领14名战友前往色达县,保卫色达县的火灾形势。色达县海拔虽然比理塘县低120米,但色达县的纬度更高,平均气温比理塘县低3℃,最低气温比理塘县低6℃。执勤分队的“营房”是临时搭建的4间板房,不仅四处漏风,而且屋顶漏水。板房内除了3架高低床,再无其它家具。白天他们徒步前往每一间民舍、寺庙帮助火患整改;入夜后,他和战友们就只能在广阔的星空下思念远方的亲人……驻守色达的日子里,他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消防员最不怕的就是吃苦。

当“英雄”是我们的职责

“不管在哪里工作,总有老乡管我叫英雄。”说起这一点,杨武东难抑内心的自豪。

2012年1月23日,理塘县城里一3层民房发生火灾,屋内存放了大量酥油等可燃物品,火势迅速蔓延。接到报警后,大队长带领杨武东和4名政府专职消防队员立即出警。驾驶员因病住院,会开消防车的就只有杨武东,他先开1台5吨的消防车,把队员全部载到火灾现场,由大队长指挥展开灭火战斗。接着,拦了一辆私家车,赶回大队再把另一辆3吨的消防车开到火灾现场。此时,队员们已出了3支水枪从民房的窗户向里面射水。因窗户很小,既不能保证把水全部射进窗户,也不能保证射进的水能打到火焰上。火势虽然得到控制,但灭火效率不高。杨武东在综合考量了房屋的安全性后,独自冲进民房,爬上全由木板搭建的2楼,向火焰不停射水,一个人在屋内孤军奋战了近半小时,终于成功扑灭大火。户主热泪盈眶,不停地说:“英雄、英雄……”

色达工作后,杨武东调任特勤中队任中队长。5月1日,他和战友出场归队途中,发现一辆轿车撞在路边上。杨武东见状斩钉截铁地向身边战友喊道“停车、救人!”。走近现场,发现车上四名人员被车身卡住,满脸是血,气息微弱,有两名伤者失血过多昏迷。“来,大家跟我一起,用衣服护住自己的手,扳开座椅,抓紧时间帮他们包扎。”命悬一线,现场又没有破拆和救护工具,杨武东就组织围观群众,徒手扳倒副驾驶靠背,将伤者一一救出。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他跑去旁边老乡家里找来木块和布条,为伤者包扎止血。事发第二天,伤者家属带着锦旗到队上感谢杨武东,家属们激动地握住杨武东的手,嘴里一直念着“感谢英雄,感谢英雄”,杨武东红着脸不好意思的说:“看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我一定会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因为消防员的职责就是在危难时分挺身而出,去当‘英雄’。

感觉最对不起的是老婆、孩子

在百姓眼中他是英雄,在战友眼中他是榜样和楷模,而在的家人心里,他是不合格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与妻子两地分居,家里的重担全靠妻子一个人扛,孩子夜里哭闹,妻子只能强忍着孤独和不安,抱着女儿心酸流泪。带着孩子,饮食无规律,妻子日渐消瘦,身心疲惫,渐渐的在电话里的埋怨增多:“我嫁给你的那天,我就知道我选择了你就是选择了包容和谅解,我不奢求花前月下,只是希望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孩子过生日的时候,你能出现,哪怕只是几个小时也好啊。”长期的两地分居,杨武东的妻子杨策惠毅然决然的辞去了云南昆明一家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职务,放弃了高昂的薪金,带着女儿来到了甘孜。来到甘孜她面对的是事业上的低潮,气候上的不习惯以及远离亲人的孤单,有人问她后悔吗?她说:“有他的地方就是家”。看起来和妻子、孩子的地理距离近了,可是真正能一家团聚的时间还是非常有限,首先杨武东工作的色达县和丹巴县,距离甘孜州府康定有几百公里的路程,其次平时的执勤战备任务繁重,经常一两个月都休息不了一天。他们的女儿两岁了,能清楚的叫出身边所有亲人,唯独不认识杨武东,杨武东休假回家伸手抱女儿,女儿却被眼前这个“陌生人”吓哭了,杨武东只能转身抹去眼角的泪水强颜欢笑。组织多次安排他疗养,他都因为工作忙被迫放弃机会。今年7月,杨武东终于带着妻儿参加疗养。半个多月的相处,女儿慢慢的亲近了他,喊出了第一声“爸爸”,一家三口抱着哭在了一起。在他的日记里,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感觉最对不起的是老婆、孩子。

在枕戈待旦的日日夜夜里,在平均海拔3500米雪域高原上,杨武东以红色战车为伴,风行于雪域之间,穿行于没有枪林弹雨却充满着浓烟烈火的战场,干着无数件不起眼的小事,温暖、守护着少数民族地区。近期,他代表中国20万应急消防救援人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中国骄傲”颁奖晚会录制,他手捧着奖杯坚定的说:感谢组织多年的培养,他的荣誉属于一代代四川消防人,也属于战胜高原、驻守高原的消防儿女,他将扛起这分沉甸甸的荣誉,继续在雪域高原上用自己的这份倔强和踏实书写灿烂的年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