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清华简收入8篇前所未见的战国佚籍

2018-11-20 04:58: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本报北京11月18日电  (赵婀娜、魏薇、贾麟)17日,纪念清华简入藏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成立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成果同期发布,共收入8篇前所未见的战国佚籍,分别为《摄命》《邦家之政》《邦家处位》《治邦之道》《心是谓中》《天下之道》《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虞夏殷周之治》。

  其中《摄命》为西周册命文书,当是《尚书》中失传已久的《冏命》(今本《尚书》中的《冏命》系“伪古文”)。根据《书序》记载,该篇是周穆王命伯冏为太仆时所作,研究人员推测“摄”应为懿王太子夷王燮,篇中的周天子则是孝王辟方。该文记载了周天子命伯摄出纳王言、掌管刑狱,教育伯摄当遵行王教、康惠小民的命辞。本篇属“书”类文献,对于西周史及《尚书》流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除《摄命》外,余下7篇均富含治邦理政的思想,不仅为研究先秦的历史、文学、思想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其中许多内容对今天也仍有借鉴意义。如《邦家处位》主张以良人治事理政,认为“取能有度”,则“政是导之”;《天下之道》认为天下之道就是一守一攻,而攻守之道关键在于得民心,并说明了得民心的方法。

  10年前的7月15日,近2500枚珍贵的战国竹简入藏清华园,它们就是“清华简”。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曾被中国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评价为:“近年出土材料中,清华简最为重要,以后还能不能出这样的资料,还能不能出更重要的资料,这都很难说;清华简出来以前,谁也想不到有这么一批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

  同年8月,清华大学决定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自2011年初发布第一辑研究成果以来,中心以每年一册的速度推出清华简的整理报告。目前已刊布的30余篇文献,为了解、研究中国先秦时代新增了多篇重要历史文献。作为战国典籍实物,清华简的整理与研究不仅丰富了古文字、上古音的体系建构,更丰富了学界关于古文字、简册形制、古书流传等方面的认识,还极大推进了先秦史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