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外名家纵论阿来文学创作

2018-11-18 18:17:2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1月17日,“边地书、博物志与史诗——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铁凝、莫言、吉狄马加、麦家、孟繁华、贺绍俊、施战军等30多位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陈安娜、罗福林、马海默、罗宾等来自瑞典、美国、德国、英国的14位汉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阿来的文学作品出发,对其笔下的诗意、历史、人与自然进行深入探讨。

  对此次会议的意义,莫言这样诠释:“读者对这个作家阅读了几十年,批评家对这个作家研究了几十年,翻译家对这个作家翻译了几十年,确实应该有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他希望,自此起,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阅读阿来,批评家能够从更深入的角度来理解阿来,翻译家能够更精准地翻译阿来。

  11月17日,“边地书、博物志与史诗——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吸引了众多嘉宾。记者肖雨杨摄

  对大自然的热爱 让阿来的创作丰富多彩

  上午9点,“边地书、博物志与史诗——阿来作品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举行。著名作家吉狄马加以主持人身份登台,欢迎大家在这个阳光和煦的冬日来分享这样一个文学盛会。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家麦家和瑞典汉学家、翻译家陈安娜纷纷上台致辞,讲述他们各自心目中的阿来、阿来文学。

  铁凝回顾了阿来的文学来时路,从诗歌悄悄转向小说创作,而后创造了一个充满着自然情志的文学世界。“在阿来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自然作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地进入他的小说,并构成了一个自在而超拔的维度。”铁凝如是说。

  陈安娜在发言时,特别推荐了除《尘埃落定》之外,阿来所写的短篇小说。她认为,那些短小的文字中,有特别的“静”。“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安静的场景,因为他研究自然。”陈安娜赞同铁凝的说法,感动于阿来对小到一粒种子的关注,“这样一个人才会很安静,才能写出那么安静的文字,这是阿来很重要的一个技术。”陈安娜直言,“对于我们北欧来说,阿来的作品特别适合我们的口味,因为我们跟大自然的关系也是比较密切的。”

  小说诗歌散文“全能”阿来获点赞

  谈到阿来的文学创作,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作品不仅获得茅盾文学奖殊荣,还被改编成电视剧、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从20年前首次出版至今,《尘埃落定》已印行过十多个不同的版本。

  意大利汉学家、作家、翻译家雪莲阅读了意大利语译本《尘埃落定》,认为这是一部能唤醒人所有感觉系统的文学作品。“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闻到了书中的所有气息和香味,听到藏族土司的情人正在吹着竹做的六孔竖笛的悦耳音乐和村寨里勤劳的银匠正在用锤子敲打金属的叮当声,品尝到了新鲜酸奶的味道。”

  自1982年首次发表作品以来,阿来在诗歌、散文、戏剧乃至时下流行的“非虚构写作”等方面同样卓有建树,其“全能”被与会专家学者反复论及。

  著名批评家贺绍俊认为,对于纪实文学中的虚构或小说笔法,我们应该采取“一票否决”的态度,而阿来的《瞻对》在这样的标准下仍能列入“优秀”之列。贺绍俊举例道,作品从1744年的一桩抢劫案说起,极其清晰地呈现出起承转合、跌宕起伏,但既不写乾隆皇帝如何龙颜大怒,也不写瞻对土司班滚如何负隅顽抗,而是依凭着皇帝圣旨和官员奏折之间的往来,把这场战争讲得头头是道。“没有所谓的合理想象,阿来的叙述同样能传达出人物的神采,这也同样是他对史料的重新组织及评析。”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则把目光投向阿来的散文。在他看来,散文可以有轻逸的笔触,但在骨子里应该是有重量的。隐藏在散文后面的情与思,有时越重就越能打动读者,越能呈现经验和事实的力量。谢有顺指出,阿来散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散文的轻与重的关系处理得非常恰当。“像他这样的藏族作家,写起宗教和西藏,是很容易走向神秘主义的。但阿来没有这样,他对自己所写的东西已经了然于胸,它们已经内化到了他的生活之中。”他说,阿来的散文是一种“有声音”的写作,这些声音可能发自作者的内心,也可能发自山川和草木,“它的存在使散文的内在空间变得宽广和深刻。”(记者肖姗姗、余如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