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野生大熊猫将迎“外来媳妇”

2018-11-14 06:49:5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成都“家庭”概况

●成都境内有野生大熊猫73只,特别是在都江堰、崇州、彭州、大邑县境内的保护区,近年来多次发现野生大熊猫活动

外引“媳妇”原因

●成都境内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是典型的小种群,面临生存繁衍的危机更大,迫切需要引入外来大熊猫的遗传基因

外来“媳妇”名片

●这次将放归的大熊猫叫“琴心”,目前2岁4个月大,是一只来自卧龙的雌性大熊猫,已具备较强的野外生存能力

今年内,我国将首次在成都野化放归圈养大熊猫,地点初步确定在成都都江堰龙溪—虹口一带。这是11月11日,记者从大熊猫保护与繁育国际大会暨2018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年会上获悉的。

这次将放归的大熊猫叫“琴心”,目前2岁4个月大,是一只来自卧龙的雌性大熊猫。

为何选在成都境内?

环境适宜,且迫切需要引入外来大熊猫的遗传基因

近年来的大熊猫野化放归行动,一般选择在雅安的栗子坪保护区一带,这次为何选址在距离人口密集地区更近的都江堰呢?

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成都境内有野生大熊猫73只,特别是在都江堰、崇州、彭州、大邑县境内的保护区,近年来多次发现野生大熊猫活动,说明这里的环境适宜大熊猫生活,也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另一方面,上述片区的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是典型的小种群,面临生存繁衍的危机更大,迫切需要引入外来大熊猫的遗传基因。

“大熊猫野化放归对于大熊猫的种群繁衍意义重大,尤其是小种群的大熊猫缺乏基因的多样性,如果不实施积极的人工干预,将面临消亡的危险,引入不同种群的大熊猫基因十分必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张志忠进一步解释。

此外,2005年,都江堰龙溪-虹口保护区曾经成功放归过一只被救的野生大熊猫“盛林一号”,“上次虽然不是放归的圈养大熊猫,但还是积累了许多经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放归前如何准备?

大熊猫野化放归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培训,综合评估其采食、辨别天敌等能力

为了这次放归,“琴心”已经准备了很久。“琴心”2016年出生,由于其母亲“带崽”能力出众,因此被选中参加野化培训。它先后在卧龙核桃坪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卧龙天台山野化培训基地进行野化培训。“琴心”经过系统化的野化培训后,目前已具备较强的野外生存能力。“我们对它进行了多次测试,在觅食、找水、警戒等方面都非常出色。”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大熊猫野化放归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培训。根据野外大熊猫的生物学特性,选择一岁半到两岁半之间的大熊猫,综合评估其采食、辨别天敌、排除人类干扰等能力,判定是否达到野外生存的标准,经论证后,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放归。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办相关负责人还透露,如今,放归野外的大熊猫基本为雌性。这是因为与雄性相比,雌性个体可直接参与繁殖,对种群复壮的效果更为显著。此外,雄性大熊猫需要抢夺交配权,很容易和已有种群发生冲突,雌性个体较雄性个体更可能被当地种群所接受。

此外,放归对象钟情于挑选父母双方或一方为野生种的后代,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产下的幼仔比圈养大熊猫后代要壮实,且易有野生种群的习惯。

2005年至2017年底,我国已经放归11只大熊猫,全部放归在四川,大多数在野外存活。目前已探索形成了母兽带仔野化培训等技术,建立了大熊猫野化培训和放归的技术体系。

据介绍,目前,放归野外的雌性大熊猫“泸欣”已实现野外产仔。

全球首只在半野外环境出生的人工圈养大熊猫“淘淘”放归自然后,追踪监测显示,在野外生活状况良好。另一只放归雌性大熊猫“张想”,最近一次现身地是冶勒自然保护区。这表明,“张想”已彻底融入野外生活。

未来如何前行?

我省境内将新建一个放归基地,扩建栗子坪放归基地

野化放归,这种野外种群复壮的有效手段,今后将如何使用和发展?

据了解,经过十多年探索,四川境内已建成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及天台山野化培训基地(均位于卧龙)、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研究中心三个野化培训基地,以及栗子坪和大相岭两个放归基地。

然而,这还不够。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四川现有野生大熊猫1387只,占全国总数的74.4%;栖息地202.7万公顷,占全国总量的78.7%。

不过,前述大熊猫和栖息地被割裂成22个板块和局域种群。而根据此前研究,一个大熊猫种群若要长期存活,其种群数量不得低于40只。但在四川局域种群中,低于40只的有15个,呈离散分布。

这些,将是今后十年,四川大熊猫野化放归的重点区域。

为满足更多需求,今后十年,我省境内将新建一个放归基地,扩建栗子坪放归基地。在此基础上,基本覆盖大小相岭、岷山部分区域等大熊猫孤立小种群区域,以扭转大熊猫孤立小种群濒临灭绝的状况。

“我们致力于大熊猫科研的终极目的,就是保护与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正如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所说,在圈养大熊猫繁育技术取得长足进步的当下,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大熊猫真正的家园,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延伸阅读

我省大熊猫栖息地增加2000多平方公里

本报讯(唐子晴 记者 付真卿)记者11月11日从大熊猫保护与繁育国际大会暨2018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年会上获悉,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程等的实施,我省大熊猫栖息地达2万平方公里,与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数据相比,增加了2000多平方公里。

保护大熊猫的同时,我省也兼顾栖息地内的百姓生计问题,帮助提高百姓收入。例如,对保护区周边进行相关设施建设,推广有机农产品、绿色中药材等项目,改善周边社区状况,聘请老百姓加入大熊猫保护工作等。

听外国动物园负责人讲大熊猫旅居故事

□唐子晴 本报记者 付真卿

本次大熊猫保护与繁育国际大会,许多外国大熊猫科研保护单位和动物园的代表应邀参会,记者走访了部分外国动物园负责人,来听听他们讲述的大熊猫旅居生活故事。

“2014年,比利时迎来了两只大熊猫‘好好’和‘星徽’。2016年‘好好’产下儿子‘天宝’。”谈起在比利时出生的大熊猫“天宝”,比利时天堂动物园主任蒂姆·鲍茨语气温柔,他告诉记者:两岁的“天宝”体重已接近200公斤,不像“宝宝”了,但它依然受到比利时人民的宠爱。它在比利时的状态很好,若一切正常,两年后它将回到中国。

在大熊猫的繁育上,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常务理事长今津效二明显更有经验,他告诉记者,他们1994年就与成都在大熊猫繁育方面有了合作,目前已成功繁育16只,11只已回到中国,希望今后能继续合作。“大熊猫能给人很幸福的感觉,在我园已有100万人次参观。大熊猫是中日友好关系的见证者和促进者,希望今后这样的关系能持续下去。”

“东京天气总体来说比较热,动物园为大熊猫安装了空调,为他们营造适宜的环境。”说起大熊猫,日本东京都恩赐上野动物园统话课长代理豊嶋省二同样兴致勃勃:大熊猫的伙食也非常好,动物园选用较好的竹子和山泉水进行喂养。去年6月出生的“香香”更在日本掀起参观热潮,参观人次达到500万。如果正好赶上赏樱花的季节,一般需要排队3小时才能进园看到大熊猫。园方以大熊猫安全为最优先,一旦发现可能影响到大熊猫的身体状况,将立刻中止参观,平时对于参观人数和观光时间也做了限制。□唐子晴 记者 付真卿 王成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