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探索十年 四川“飞地经济”从省内“飞”向海外

2018-11-14 06:46:3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成都-阿坝、雅安芦天宝等13个省内飞地园区

华蓥(川渝)电子信息、广安-深圳、川港等10个省际飞地园区

中德(蒲江)、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等17个境内外国别园区

视野

11月8日,嘉善-庆元-九寨沟“飞地”产业园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开工。这是九寨沟县首个跨省“飞地”产业园,也是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个新探索。

十年前,全国首个“5·12”汶川地震异地灾后重建“飞地园区”——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以下简称“成阿工业园区”)诞生,开启了我省“飞地经济”发展新征程。截至目前,全省先后建成和规划建设13个省内飞地园区、10个省际飞地园区、17个境内外国别园区。

十年来,四川“飞地经济”飞出了一条从省内到省外,再到海外的路线。从创新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再到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示范,“飞地经济”发展也是四川开放程度不断拓宽、深入的一个缩影。

A

省内飞地:大力助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2017年-2020年,全省计划投入7000万元支持藏区飞地园区建设

十年来,成阿工业园区在金堂县茁壮成长。截至目前,成阿工业园区吸引了巴莫科技、杭州士兰、康力电梯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6亿元。

保护藏区生态环境,大力助推藏区彝区脱贫攻坚,四川进一步加快飞地园区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成阿、甘眉、德阿、成甘4个藏区飞地产业园区。今年1至8月,4个藏区飞地产业园区共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58.8亿元,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8亿元,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4户。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省计划在2017年-2020年投入70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支持藏区飞地园区建设。

从藏区飞地产业园区出发,全省也正在绘制覆盖更广的省内飞地产业路线图。

成都平原经济区率先建立“研发设计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市州”的产业互动模式。今年1至8月,成雅、成德、成凉(西昌)3个合作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0.2亿元。截至目前,共计落户企业90户,推进制鞋、家具、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阳、绵阳、广元、巴中、雅安等地转移,5个规模达200亿元的产业转移基地正在加速形成。

鼓励发展两市、市县、县区等多种形式共建飞地园区,推动市域产业差异化协同发展,目前雅安芦天宝、达州-大竹、宜宾-屏山飞地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凉山-乐山、马边-五通桥等两个飞地园区,已签约推进。

B

跨省飞地:打造东西产业协作新平台

全省已建成和规划建设10个省际飞地产业园区,深化产业协同协作

前不久,四川党政代表团广东行,广安代表团一行再次和深圳深入交流。将广安(深圳)产业园进一步做实做大做强,是两地共同的期盼。

广安(深圳)产业园是深圳在川唯一的“飞地”产业园。走进园内的比亚迪云轨西南生产基地,一条条现代化机械设备生产线规律运行。这个比亚迪云轨在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将达70亿元。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省际飞地产业园区共10个。包括邻水装备制造、华蓥电子信息、武胜农产品加工等3个川渝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甘眉(川粤)、广安-深圳、嘉兴-宜宾和规划建设的佛山-凉山等4个东西部产业协作园区,以及川港、海峡两岸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川桂等3个省际合作园区。

新的动作,也正在展开。今年,川渝两地签订了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和12个专项合作协议,全面加强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协同协作。

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各市州主动出击、精准对接广东、浙江优质产业项目,加快引进符合区域转型发展的好项目。“入驻甘眉工业园区的广东企业均可享受广东省援川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等优惠政策。”眉山市经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甘孜州就和眉山市携手共进广东推介甘眉工业园区,着力承接广东省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深化省际间产业合作,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产业合作力度逐步加大。上半年,来自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三大区域的投资达4449.39亿元,占全省引资总额的74.39%。

四川与港澳的合作,也进一步升温。川港设计创意产业园、川澳中医药产业合作逐渐走向深入。

C

海外飞地:国际产能合作新态势

助力川企“走出去”,四川在10大领域优先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探索海外飞地,四川已有一定基础。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和规划建设境内外国别园区17个,包括中德(蒲江)、中德(成都)等10个境内合作园区,老中甘蒙钾盐综合开发区、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等7个境外合作产业园区。

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在蒲江县举行了新一期中德政府合作培训项目跟进会。参会中德中小企业代表深入考察了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内的中德(成都)AHK职教培训中心和KUKA机器人授权研究院、博世电动工具(成都)有限公司等,深度探讨中德经济合作新亮点、新空间。探索打造“两国双园”“多国多园”合作载体,目前,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区已入驻企业185家,累计投资157.81亿元。

助力川企更好“走出去”,四川瞄准打造更多海外飞地园区。“我省正在制定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国际产能合作工作方案,推动‘四川制造’产品出口、对外投资、产能合作。”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四川已建立制造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库,前期将着重支持冶金、建材、化工、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10大领域优先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加快“引进来”,四川着力实施产业集群配套型、补缺扶弱强链型、关联企业集聚型招商。目前,全省已启动实施31个智能制造中德合作试点示范项目,搭建四川制造业开放合作公共服务平台,针对引进企业的一大批强化产业扶持的政策也正在加紧研制。□记者 朱雪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