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新经济活力领跑新一线城市

2018-11-08 02:50:1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0月9日,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成都启幕 资料图片

  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一年,成都新经济总量指数稳步上升至0.741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新经济企业6807家

  “资金总是流向回报最高的地方,而人才总是流向最有机会的地方。”这是美国城市研究学者理查德·弗罗里达最知名的观点之一。

  许多城市发展,印证了这一观点,比如成都——2017年,成都“人才新政12条”出台后,30余万名大学毕业生及高层次人才选择落户于此。

  从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到在全国首设新经济委;从“新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会场落地,成都,正成为众望所归的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之一。

  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心城市的方向在哪里?成都从历史和现实维度找答案——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去年11月9日,成都市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提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新经济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时隔一年,成都新经济开局良好,新经济总量指数稳步上升至0.741。根据黑马产业研究院发布“2018中国新经济活力指数排行榜”,成都新经济活力领跑新一线城市。

  一幅新经济活跃生长的图画正在这座城市徐徐展开。

  “双创周”主会场落地成都

  见证中国“双创”第四城崛起

  “过去我们说成都是一个休闲城市,但这里的创新创业热情显然是被忽视了。”在成都考察后,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投委会长沈志群如此感叹。有此感叹的,不仅仅是沈志群。

  10月9日,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成都启幕,这是继北京、深圳、上海之后,双创周主会场首次放在西部。创业黑马董事长、黑马学院院长牛文文是参会嘉宾之一,他感叹道,“双创周主会场落地成都,表明成都在双创方面已经成为一个方向、一个代表。”

  更多数据、报告印证成都双创实力。10月11日活动周期间,《2018中国新经济活力指数排行榜》放榜:成都新经济活力居全国榜单第三位,领跑新一线城市,居中西部城市首位。

  成都在中国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被誉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2017年发布的《全国17城市双创指数排名》显示,2017年,成都“双创”指数达到85.26,位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在城市“双创”能力分指数排名中,成都高居全国第二。

  一年诞生三只“独角兽”

  成都专门为“独角兽”建一座岛

  10月18日,1919发布公告称,获得阿里巴巴集团20亿元的战略投资,此次C轮融资完成后,1919估值达70亿元,酒饮新零售独角兽诞生。1919是继新潮传媒、医联后,今年成都涌现出的第三家独角兽企业。一年内,成都涌现三家独角兽企业,一批准独角兽企业,考验了成都的“培育”能力。

  2017年7月,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从城市战略层面明确提出支持新经济发展。随后,成都启动诸多创新举措:设立全国首个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成立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出台《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此外,成都还陆续推出共享经济、流量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等。

  更特别的是,成都为“独角兽”建了一座岛——今年7月30日,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独角兽岛”项目在成都天府新区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成都又一地标性建筑组群和新经济发展面向世界的标志性名片。

  设100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

  梯度培育新经济企业

  今年7月,一场新经济企业产品和服务供需对接会在成都举行。现场成都新经济培育最新政策《成都市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若干政策措施》出炉,成都将给予独角兽或行业领军企业“城市合作伙伴”地位。

  成都将建立新经济企业交流圈,市级财政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开展新经济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专业培训计划等活动,举办行业沙龙、技术交流、产品推介、高端峰会等专项活动,建立企业家圈子,促进企业间同业、异业合作。

  成都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新经济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对银行机构发放的新经济领域小微企业年度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20%的部分,按1%给予银行高管团队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对融资担保公司形成的新经济企业贷款担保代偿,按实际代偿的15%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补贴。设立100亿元规模的新经济发展基金,对新经济企业进行引导投资。

  来自市新经济委的数据,随着成都整体融资环境改善,私募投资机构数量、基金管理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目前,在蓉办公的私募机构数达498家,基金实际管理规模超过2500亿元。2018年1~8月,已有125家新经济企业获得投资117.95亿元。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

  新经济企业6807家

  “对企业来说,最担心政策的连续性,这一点成都有优势,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成都瑞小博科技有限公司CEO徐放说。

  正如徐放所言,在四川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持续回稳向好及落实外资政策成效明显的“成绩单”中,成都一直充当先行先试“领头羊”的角色,尤其是作为“改革高地”,成都自贸试验区试点多项商事制度改革,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革红利也正加速释放。

  2018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新经济企业6807家,新增市场主体26.8万户;新增各类创新创业载体36个、51万平方米,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200家、594万平方米。

  市场最能说明举措成效,2018年上半年,全市新经济百家重点企业中71户规上企业累计收入105.4亿元,同比增长50.5%。

  成都,这座“新经济发展之城、黑科技创新之都”正冉冉升起。

  (记者 叶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