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省大力推广扶贫车间和致富带头人

2018-11-06 23:54:5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冲锋号

  11月2日,唐述李早早来到青川孔溪乡食用菌加工车间,与工友们一起对黑木耳、羊肚菌等食用菌进行育种。

  “这儿月收入3000元,种5年地,也不如在这一年挣得多。”唐述李是骑马乡民主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3月来到车间打工,他格外珍惜这个工作机会。

  从靠天吃饭的庄稼汉,到加工车间的工人,唐述李转型的背后,得益于四川省大力推广的扶贫车间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工作。

  “近日,四川省正式启动扶贫车间、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系统录入,未来,两大‘引擎’将带领贫困群众加速脱贫奔康。”省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青川县新旺竹荪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青溪镇魏坝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青川县新旺竹荪种植专业合作社供图)

  推广

  建基地助就业,“双引擎”在川遍地开花

  11月2日上午9点半,山里的大雾刚刚散去,青川县新旺竹荪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述刚便准备下乡,“今年有些村种羊肚菌,我得给他们培训技术。”

  在青川种了24年竹荪的唐述刚,是全县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但刚进入贫困村发展产业时,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2015年,县里找到唐述刚,希望他能在瓦砾乡乌龙村建食用菌种植基地。“我去村里一看,心都凉了!”唐述刚回忆,当时整个乌龙村没有一块平地,全是25度以上的坡地,村里严重缺水,最关键的是根本没有路,“就算种出竹荪,咋个卖嘛?”

  后来,在县里支持下,乌龙村修通了一条产业路,村里第一个食用菌基地这才慢慢建立起来。目前,合作社建有食用菌种植基地1620亩,覆盖青川县10个乡镇的17个村,其中13个是贫困村,直接带动100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

  在四川,像唐述刚这样的贫困村致富带头人还有很多。四川省规定,原则上每个贫困村都要培养3名以上致富带头人,今年5月底前已完成认定。

  同样大力推广的,还有扶贫车间。11月2日,记者走进位于青川县关庄镇群力村的展宏塑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工人们正专心致志组装塑胶玩具摆件。这家扶贫车间创建于9月18日,共有54名工人,其中18人是贫困户。

  公司董事长田娟,1995年去往东莞打工,从员工、组长一路做到主管到总经理……2014年,田娟创建了自己的工厂,年利润600万元。

  2016年,广元市和青川县的领导去东莞说服田娟将工厂搬回县城。考虑到家人都在青川,加之政策优惠,2017年,田娟在青川县三锅镇建立扶贫车间,雇佣工人80名,其中19人是贫困群众。目前,两家扶贫车间均生产动漫玩具摆件和水转灯等工艺制品,产品销往非洲和中东,年利润300万元左右。

  此外,不仅是青川,在达州市渠县、泸州市纳溪区等地,同样可见扶贫车间。

  青川县关庄镇群力村扶贫车间生产的塑胶玩具摆件。记者 侯冲 摄

  变化

  贫困户的钱袋子鼓了,“等靠要”的思想变了

  在唐述刚办公桌上,有7本装订成册的食用菌基地建设帮扶协议汇总。

  “我们带贫的核心机制是‘三资入股’。”唐述刚介绍,所谓“三资”指的是土地资产、林木资源和财政资本。贫困群众可以流转土地折资入股,也可以通过向合作社提供用于种植木耳的青杠木入股,还可以凭借财政扶贫资金入股。

  青川县沙洲镇大湾村村民王玉礼是“三资入股”的受益者。王玉礼贷款5万元入股合作社,去年底分红5000元,相当于他年收入的一半。

  入股之外,贫困群众还可以通过种植食用菌增加收入。唐述刚说,合作社以低于普通社员10%的价格,向贫困群众提供优质菌种,再以高于普通社员保底价5%的价格回收同类产品。

  唐述刚的做法与省上要求不谋而合。四川省已明确,贫困户可通过自选项目或者已有项目与致富带头人合作经营;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委托致富带头人经营资产;还可以在致富带头人创办的产业项目上获得务工收入。

  扶贫车间的带动效果更简单也更直接。

  “进厂上班是我最大的愿望。”11月2日中午,群力村村民周顺全一边给玩具摆件上色一边跟记者聊天。坐在轮椅上工作,是他与其他工人最大的区别。

  周顺全从未想过自己也能在家门口上班,另外,因为离家近,这份工作一点不耽误他养猪、养鸡,“打工收入完全是额外增加的。”由于工厂刚开张,他还在实习阶段,但他对未来充满信心,“熟练后,一年能增收1.2万到1.5万元。”

  “目前,从全省来看,扶贫车间可实现人均月收入2000到2500元。”省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采访中发现,扶贫车间和致富带头人的出现,不仅鼓起贫困群众钱袋子,还给村里带来了好风气。“大家都在车间上班,村里打牌的明显少了,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转变了。”群力村第一书记邢跃川道出了新现象。

  青川县关庄镇群力村扶贫车间,工人们正在对塑胶玩具摆件上色。(青川县展宏塑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供图)

  困境

  面临资金和人才等难题,省上出台规划加大扶持

  虽然带贫减贫效果较好,但仍有不少因素制约着致富带头人和扶贫车间的推广。

  “最需要保险的支持。”唐述刚说,目前合作社种植的食用菌中,保险公司只给黑木耳上保险,其他品种一旦遇到灾害,就会面临很大损失。“今年青川县发大水,七佛乡新坪村种植基地被夷为平地,直接损失达80多万元。”

  另一制约因素是人才和资金短缺。唐述刚说,合作社目前只有7名食用菌技术人员,按带动的17个村来算,还有10人的缺口。资金方面,他正谋划着建设加工厂房,未来涉足食用菌休闲食品、即食食品等行业。“厂房加设备,预计需要资金1100万元,成本比较大。”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四川省已有规划。

  省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省要求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自愿的前提下,重点加大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做好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风险保障金试点工作,通过“风险保障金+担保公司+银行”的合作方式,为致富带头人提供融资贷款。

  此外,四川省其他地区扶贫车间还存在劳动力培训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为鼓励企业、农合社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四川省明确了1000元/人的一次性奖补标准和相应奖补条件;同时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上岗培训。各地也制定了相应政策措施,比如内江市明确吸纳10个及以上贫困劳动力、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购买社会保险的扶贫车间可认定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落实相应补贴。

  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减贫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蓝红星建议,贫困地区可以接纳一些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再利用便捷的物流体系与大城市形成产业链。他同时表示,政府在搭建扶贫车间的过程中要发挥作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记者 侯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