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以大通道促大开放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

2018-11-06 23:49: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今年6月28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已累计开行达2000列

  11月1日,一列满载着四川造化工类产品的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到达广州后再转乘轮船。这是成都至广州港首趟铁海联运班列,其开通联动广西、广东等沿海口岸,进一步建立通过成都国际铁路港和广州港衔接欧亚和东盟的全物流体系,加强四川与粤港澳三地互动,是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合作的一大举措。这也是成都加快国际通道建设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一个新近动态。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李白笔下如此锦绣般的景象,正是成都对外开放态势的真实写照。从“蜀道难”变“全球通”,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如今每天上百个国际地区航班起降量,每周逾20趟国际铁路班列衔接全球,平均出口通关时间仅半小时名列全国前茅的通关时效,以高效畅达全球的国际通道网络,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成为成都乃至西部企业运用国际市场的主要依托,形成了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的良好态势,奋力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国际铁路港敞开大门——

  加快布局“7+5”国际铁路通道网络

  打通向西向南陆海联运大通道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如今,经济发展步入全球化,任何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全球资源、全球市场,谁能够最快捷地通达全球,距离世界最近,谁就能赢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机。

  位于成都南面的双流国际机场一架架航班忙碌起降的同时,在成都北面的国际铁路港则是阵阵响脆的火车汽笛声,一批批天南海北的货物聚集在这里。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成都不断敞开大门,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枢纽,主动融入开放战略,加快布局通达全球、中转高效、功能完善的国际航空网络的同时,加快构建“纵贯南北、横贯东西、通江达海、四向联通”的陆上物流体系。成都国际班列已联通境外22个城市、境内14个城市。

  五年前,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从成都青白江区出发,直奔波兰罗兹,打破了不沿边不靠海内陆地区出境运输必须依靠海运、空运的历史。开行五年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已成为我国国内开行数量最多、开行最稳定、开行效率最高的中欧班列,筑构起一条活力迸发的亚欧经贸国际通道。今年6月28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累计开行量达2000列。

  成都国际铁路港,是我国西南部最大铁路交通枢纽,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节点。近年来,成都深入实施“蓉欧+”战略,努力打造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平台和联通泛欧泛亚的桥头堡,全面打造“多式集合、智能现代、服务便捷”的国内“国际铁路第一港”,推动相关产业向成都聚集。去年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吞吐量达61万标箱,居全国首位。

  来自市口岸与物流办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成都国际班列共开行1875列,其中中欧班列(成都)开行量突破1100列,同比去年开行量增长71.1%;累计开行2597列,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1/4,继续位居全国第一;重箱数28818,同比去年提升56.8%。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开行列数、重箱数继续领跑全国,“蓉欧枢纽”物流集散虹吸效应进一步凸显。

  《全国“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建设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全国门户枢纽第四城,“亚蓉欧”立体大通道体系在成都加快形成。

  市口岸与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将继续四向拓展国际铁路通道,优化国际班列四向拓展网络布局,加快布局“7+5”国际铁路通道网络,打造直达波兰罗兹、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越南河内等国外枢纽节点城市的7条国际铁路干线通道和经天津、上海、宁波、深圳、钦州等沿海城市出境的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打通衔接“陆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向西向南陆海联运大通道,全面提升南向开放水平。

  国际航空港航线加密——

  以“一市两场”为载体

  全面构建覆盖全球的国际航空干线网络

  下月10日,成都将迎来又一条重磅的国际定期直飞航线——成都直飞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航线,将打破我国中西部地区没有直飞丹麦首都航线的历史,这也将成为成都首条直达北欧的航线。届时,成都往返欧洲的定期客运航线将增至11条,实现每天都有航班从成都直飞欧洲,进一步巩固我国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10月23日开通直飞埃及首都开罗航线,10月3日开通至芝加哥国际定期货运航线,9月26日开通中西部唯一直飞以色列特拉维夫航线……今年以来,成都先后已新开通直飞圣彼得堡、万象、伦敦、富国岛、特拉维夫、开罗6条国际定期直飞客运航线和至法兰克福、芝加哥2条国际定期全货机航线。截至目前,成都的国际及地区航线数量已达111条,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重要枢纽城市,位居中西部第一。

  成都作为古代南丝绸之路起点和当代“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必须强化担当、顺势而为,高水平规划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推动互联互通、聚势赋能,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独特的成都枢纽力量。今年6月,在全市对外开放大会上,成都再次向世界发出强烈之音。

  今年7月,紧紧围绕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和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成都正式出台了《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其明确指出,着力构建联通全球通江达海的战略大通道,鼓励国内外航空公司、全货运基地航空和航空快递企业在蓉集聚发展,布局“48+14+30”的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即形成覆盖全球48个重要航空枢纽城市、经济中心城市的精品商务航线;形成覆盖法兰克福、芝加哥、辛辛那提、阿姆斯特丹等14个全球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的国际全货运航线;形成30条服务对外交往、国际消费的优质文化旅游航线,提高到全球商务城市、新兴市场和旅游目的地的航班密度,实现至全球门户机场“天天有航班”。

  目前,成都形成了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去年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9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4.3万吨,位居全球最繁忙机场第26位,分别位居中国内地第四、第五位;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流量达540万人次,排名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四。据最新统计数据,今年1—9月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3957.7万人次,同比增长6.8%;货邮吞吐量49.0万吨,同比增长5.4%。

  2020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建成投用,成都是继北京、上海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届时将形成双机场全面一体化运行格局,成都航空年客货吞吐能力将分别达1.5亿人次、350万吨。

  市口岸与物流办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一市两场”为载体,全面构建覆盖全球的国际航空干线网络,加快布局“48+14+30”的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按照“深耕欧非、加密美澳、覆盖亚洲、突出东盟”发展导向,构建直通欧美澳亚非的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打造通达全球的精品客运航线和优势货运航线。到2022年,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总数达120条以上。

  口岸高效通关促大开放——

  出口通关时间压缩至半小时

  成都外贸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水平

  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往往反映着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是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一面镜子,也是国际门户枢纽建设的重要一环。

  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成都名列前茅。近年来,成都主动对照世界银行国际营商环境评估标准体系进行自我检视,以现代政府治理、双向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和区域开放为着力点,建立完全符合国际规范和灵活高效的开放管理体制,努力打造中西部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今年7月,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入推进网络理政,建设高效政务一流城市,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海关实施的通关一体化、汇总征税、自报自缴、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改革,让企业感受到通关环境的巨大变化,通关时效有了质的飞跃。统计显示,去年成都关区平均海关通关时间为进口7小时、出口0.6小时,海关通关时间较上一年压缩了五成左右。而今年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今年1-8月成都海关关区的平均海关通关时间同比再次压缩二至三成,实现平均海关通关时间压缩至进口4.8小时、出口0.5小时,通关时效名列全国前茅。

  四川中外运报关有限公司报关员赵智称,自从通关一体化在全国全面铺开以及海关推行“汇总征税”等多项创新改革以来,从申报到放行不超过2个小时,有时候甚至5分钟就能够完成货物放行手续。通关时效高了,企业不仅节省了通关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而且还为企业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

  成都海关新闻发言人伍剑称,近年来成都关区实施叠加多项措施,全力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接下来,成都海关将进一步积极开展“去繁琐”改革减少制度性成本,积极推动实现“7×24小时”通关,助力于营造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目前,成都拥有双流航空口岸、青白江铁路口岸、龙泉公路口岸和天府航空口岸(在建)四大开放口岸。市口岸与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将加快打造立体口岸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口岸布局和功能,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推广,进一步优化口岸通关环境。

  高效而便利的通关环境促进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实现进出口值3517.4亿元,同比增长26.7%,高于同期全国整体进出口增幅。其中,“一带一路”外贸增势良好、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速明显快于整体,成为外贸运行中的主要特点。(记者 杨富 摄影 张青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