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传统手工艺染出致富路

2018-10-21 08:48: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成都10月19日电(记者张海磊)近日,四川省博物院进行了一场别样的走秀,模特们身穿华美的衣服依次亮相,台下阵阵掌声。与普通走秀不同,模特们的衣服、丝巾等都来自泸州市叙永县西溪村村民的扎染作品。

  西溪村位于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这里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孕育了独特的山水景观,西溪村也得以保存了较为原始的生态、生活环境。

  从2015年开始,四川省文化厅成为西溪村的对口帮扶单位,并开始持续实施一系列绘画、音乐、非遗技艺等培训。2017年10月,四川雕塑艺术院教授范文负责具体实施西溪村和叙永县“扎染扶贫”项目。

  81岁高龄的钟茂兰是四川美术学院原工艺美术系主任,从事民间扎染研究40余年。当她得知女儿范文要到叙永县做“扎染扶贫”项目时,决定亲自去西溪村传授扎染技艺。

  开班授课可没有想象中的顺利,“村民们觉得这个手艺是虚的东西,还不如去挖一天的笋子赚点钱实惠。”省文化厅派驻叙永县西溪村驻村干部邢飞说,“当时还有村民跑来问上一天课给他们多少误工费。”于是,他每家每户地跑,给村民做工作,2017年10月第一期“扎染培训班”终于开班,最后有6个人坚持学下来。

  21岁的张名焰是6个人之一,经过几次培训,张名焰的手艺越来越纯熟,培训老师不在的时候她便成了村民口中的“小老师”。目前,村民们做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扎染围巾、桌布、提包、壁挂……

  村民张开丽的一幅作品在2018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四川美食文化节上竟然卖了4000元钱。目前,村民们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通过参加义卖、西博会、国际博览会等活动,以展代销,收益累计突破7万元。

  如今西溪村变了,从83岁的老人,到17岁的小姑娘,都拿起了针线,学习做扎染服饰、枕套、桌布等生活用品。“看到两千年前就闻名于世的四川蜀缬(扎染)在这里生根发芽,同时村民们也赚到了钱,我感到开心。”钟茂兰说道。

  “未来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原材料方面将更多地取材当地的植物染料;另一方面,为解决手工艺扶贫项目面临的产业链条短、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我们将指导西溪村成立扎染艺术专业合作社。”四川雕塑艺术院院长刘传说。(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