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这位扶贫局长的发言赢得如潮掌声

2018-10-19 06:32:3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0月17日,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首场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召开。四川省获得“贡献奖”的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张渠伟作了交流发言,并收获了如潮掌声。

  会议结束后,记者第一时间拨通了张渠伟的电话。“报告很成功,现场反响很好。”电话那头,他激动地表示。

  谈现场

  收获掌声多有人感动地送来茶叶

  记者:报告现场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张渠伟:我是第4个登台发言的。刚开始有点紧张,后来慢慢平复了情绪。印象中,我做报告时,掌声如潮。讲到我和家人帮扶贫困户的3个孩子、为适应自己可能失明的生活而走盲道、同事们为脱贫攻坚不胜不休这三处时,掌声尤其热烈。报告会结束,一位湖北的获奖代表走到我跟前说他很感动,还送了我一包茶叶。

  记者:听说下一步要到全国宣讲?张渠伟:从19号开始,我所在的那个宣讲团要去武汉、宿州、海口、长沙、南昌进行宣讲,一直持续到本月28号。

  谈报告

  两个真实故事述说产业发展与易地扶贫搬迁

  记者:您的报告主要谈了哪些内容?张渠伟:根据我过去几年的工作经历,围绕产业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讲了两个真实故事。

  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张渠伟:我听说渠县籍退役军人王超在福建发展得很好,于是三赴福建,最终把他请回家乡。目前他在家乡建了4个种植基地,带动400多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600元以上。他还组织29名退役军人,成立退役军人联合党支部,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受这件事启发,我们县择优选派186名退役军人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组建了一支“扶贫铁军”。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很好,但很多贫困户不愿搬。一位住在深山里的贫困户担心,搬下山后没有地方养羊,生活没保障。为此,我提出“产业围绕房子转,房子围绕产业建”的工作思路,解决贫困户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有一个叫万清阳的贫困户,腿有残疾,搬迁后在安置点务工,每月收入1500元以上。他说自己做梦都没想过,在家门口就能挣这么多钱。

  谈经历

  心头能装着贫困群众也是一个爱家的人

  记者:过去几年扶贫工作中,有什么收获吗?

  张渠伟:最大的收获是多了3个孩子。他们来自一个极其贫困的家庭,母亲患有精神病,多年不言不语,全家就靠70多岁的奶奶一人操持。了解到一家人的困难后,我和爱人对他们进行帮扶。

  去年,一家人住进了新房。当我们再去看望这家人时,10多年来不曾开过口的孩子母亲突然说了一句:“谢谢!谢谢你们!”那一幕,让我激动万分。

  记者:听说你眼睛不太好,甚至有失明的风险,目前好些了吗?

  张渠伟:去年10月,我被诊断为青光眼,右眼视力0.4,左眼仅有0.06。医生告诫必须马上手术,否则就会失明。我也害怕失明,可是渠县计划今年“摘帽”,谁能比我更熟悉扶贫工作?我决定先用药水护理,待“整县摘帽”后再做手术。

  我也做好了思想准备。现在只要上街,我就会走一走盲道,为的是适应一旦失明后的生活。但是我想,只要14万贫困群众能脱贫,就算是失明了,也无怨无悔。

  记者:这么拼命地工作,家人支持吗?张渠伟:家人给了我莫大的支持。爱人对我说:“你心头能装着非亲非故的贫困群众,就一定能装着我和这个家。你放心,将来如果你看不见了,我就是你的眼睛!”

  不过,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我决定回去后第一时间去治疗,有一双永远明亮的眼睛,继续带领乡亲们脱贫之后奔小康!(记者侯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