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蜀道难”迈向“全球通”

2018-09-27 07:04:3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宋豪新

  路是人走出来的,机遇是人创造出来的。四川的机遇就在于,破除“盆地意识”,以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走出一条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路

  沿着成都天府大道驱车一路向南,一座高达192米的“人”字形建筑格外引人注目。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对欧综合合作交往平台,这里先后承办了2017国际创业孵化峰会、第十二届欧洽会、中欧创新创业投资峰会等活动,接待过25个国家的代表来访……这就是“中国—欧洲中心”,四川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窗口”。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地处西南盆地的四川,受外围山脉地形影响,自古在资金、货物、人员乃至信息的流动上相对受限,对外流通、交往成本较大。近现代以降,虽然交通技术的进步实现了天堑变通途,但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的地理条件,也让四川几乎占不到任何区位优势的先机。然而,盘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各项先期成果就能发现,路是人走出来的,机遇是人创造出来的。去年西成高铁开通,昔日木牛流马翻山越岭的漫长旅途,而今只需要几个小时。在开放发展的语境下,“路”的含义,早已超出了柏油路、高速公路、铁路。敢于破除“盆地意识”,以全域思维和全局视野,就能够走出一条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路。

  欧亚通道建设方面,中欧班列(成都)立足西部,服务全球,线路更多、走向更成熟。截至今年8月,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634列2.4万车,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作为西部地区唯一航线覆盖世界五大洲的机场,成都双流国际航空枢纽已建立起109条国际(地区)航线,2017年,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流量达540万人次。四川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陆地通道和空中桥梁,正在形成。今天的蜀道,不仅不再难,而且已经通达四海、连接全球。

  有形的互联互通体现在交通建设上,无形的互联互通体现在平台和机制上。没有支撑交流交往的常态化平台,没有托举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互联互通就难以行稳致远。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四川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和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将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流的营商平台和开放机制。建成运营的“中国—欧洲中心”,涵盖欧洲商品贸易展示交易中心、中欧技术交易中心、欧洲中小企业(双创)孵化中心等6大功能区,目前已收到“一带一路”39个参与国家和151家国际组织、机构和企业的入驻申请。天府新区拔地而起,保税港区日臻完善,金融服务更趋高效,诸多平台和机制,让四川这个“一带一路”的战略节点名副其实。

  共建“一带一路”,成都作为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加快产业“自强”的步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端成长型产业蓬勃发展,抢占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新兴先导型产业发展的主导权。走产城融合路子,拿出几个货真价实的“拳头产品”,省域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就有了最好的压舱石。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节点城市与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畅起来,“一带一路”的经济地理版图就会更加生动。扬帆新时代,具备“向外看”的胸怀,传统的内陆区域完全可以占据开放的新起点。(作者为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记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