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内陆“变身”开放前沿:千年“锦官城”重现丝路荣光

2018-09-23 03:20:0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成都9月21日电(记者杨迪、李倩薇、张超群)当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记录下成都府货船川流不息的景象时,他可能没想到,700多年后,他的祖国与中国的四川结为重要经贸伙伴。

  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四川与意大利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6.5亿美元,同比增长16.83%;截至2017年底,意大利在川投资设立企业41家。

  双方的合作正进一步扩大。20日,在成都开幕的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意大利担任主宾国,举办了一系列高规格活动,开展经贸、文化等多层面的推介交流。

  “意大利和四川还有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出席西博会的意大利副总理兼经济发展、社会与劳动政策部部长迪马约表示,意大利有意愿通过“一带一路”与成都加强合作。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从蓝图变为现实,深居内陆的成都变身开放前沿,不断拉近与欧洲的时空距离,正在建设中西部对欧开放的“门户城市”。

  位于城市主干道的“中国—欧洲中心”去年5月启动以来,已吸引48家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办事机构入驻,成为中西部地区对欧交往合作的一扇窗口。

  “这里有一套国际化的服务体系。这是成都在多年对欧开放中形成的经验。”欧盟项目创新中心主任代伊伶表示,“一带一路”为成都带来广阔机遇,中欧企业、园区间的交流将日益频繁。

  正在成都举行的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上,环保节能、绿色经济、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与通信技术、智能制造等新经济领域成为中欧企业展开合作洽谈的重点。

  这些领域并非西部省份传统的优势产业,但如今方兴未艾。科技创新与新兴商业模式成为西部省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为中外企业创造更多的合作空间。

  今年的欧洽会还首次设立中欧会展合作圆桌会。成都新东方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丹带来了三个项目,已与俄罗斯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在蒋丹看来,会展业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与对外交往程度,“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外合作交流也将愈发频繁,我们希望通过会展业的发展,带动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中欧班列正不断拉近成都与欧洲的距离。

  2013年,一列火车将货物从成都运到9800公里外的波兰罗兹市,罗兹便与成都结下了缘分。截至目前,成都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过2300列,其中有近一半班列往返于成都与罗兹之间。

  “成都至罗兹的中欧班列开通以来,全世界都知道了罗兹的重要性,罗兹也成为欧洲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今年西博会,罗兹省省长斯特皮恩再次来到成都,商谈进一步加强铁路通道合作,提升罗兹的枢纽功能。

  喜鹊生活是一家在成都成立不足3年的本土家装企业,依托中欧班列,它更便捷地将欧洲优质家装建材带入中国市场。公司总裁王莹说,相比传统的海运方式,中欧班列将物流周期降至原来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大幅降低了采购成本,减轻了企业的库存压力。目前,公司销售的装修主材超过9成通过中欧班列直接从意大利进口。

  记者了解,今年前7个月,欧盟主要国家在成都市投资企业的数量同比增加40%。目前,在成都落户的欧洲企业已达53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达76家。

  “一带一路”,让千年“锦官城”重现荣光。(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