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这个“当代都江堰”将跨三市润九县

2018-09-14 06:16:1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毗河供水工程建成后将滋养400余万城乡人口。图为建设中的毗河供水一期工程苟家滩取水枢纽项目

  川中旱区,地处沱江和涪江的分水岭上,如同鱼之脊背光滑留不住水。2015年4月,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如今,这个庞大的供水工程进展如何?功效、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心怀旱区群众,11日至12日,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视察了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引、调、蓄功能齐全

  期待破解群众用水“瓶颈”

  视察组的第一站是龙泉山隧洞。这是整个毗河供水工程中最关键的控制性隧道,也是地质最特殊、难度最大的一段。眼前,这条特长引水隧洞正在加快建设。

  “龙泉山隧洞属于瓦斯隧洞,瓦斯分布不均匀,检测难度大,并且需要穿越龙泉山断层带,地质条件复杂。”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四川省委会副主委、成都市委会主委里赞认真听着讲解,做着记录。

  “如此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将它比喻成第二个都江堰也不为过。”里赞激动地说,在他心中,毗河供水工程就是“当代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千年前所建,时至今日,其引流灌溉功能仍在发挥重要作用,滋养着四川地区尤其是川西平坝,创造了一个奇迹。”

  毗河供水工程建成后,可充分发挥“引”“调”“蓄”的总体功能效益,从根本上解决旱区数百万人民的吃水问题,从根本上破解旱区发展的水资源瓶颈,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供水安全,有利于推动川中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截至2018年8月底,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已累计开工建筑物800处,其中正在施工的隧洞287座、渡槽90座、倒虹管28座、明渠及暗渠388段——了解到工程建设攻坚克难、有序推进,代表们纷纷点赞,表示将认真履职,继续监督工程实施,同时努力发现问题,搜集工程施工中的意见建议,通过人大平台将其表达出来,让毗河供水工程建设充分体现广大民意。

  工程二期加快推进

  加强生态保护防止水源污染

  “的确是个惠民工程、幸福工程。”站在苟家滩引水枢纽前,省人大代表、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院长诸丹畅想——不久后,这汪清水能流进旱区群众的庄稼地里灌溉庄稼,能流进更多的工厂帮助生产,能流进普通人家解决老遇停水的苦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诸丹看来,毗河供水工程正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这过程中,如何科学规划和使用,以及如何在保证成都平原供水的基础上造福川中地区,成为诸丹的聚焦点。当了解到毗河供水工程二期已列入国家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全国172个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的备选项目,诸丹非常振奋——新建渠道621.59公里,其中总干渠1条、长度120.46公里,囤蓄水库充水渠5条、长度19.20公里,干渠及分干渠12条、长度259.63公里,支渠24条、长度222.31公里,新(扩)建水库6座……毗河供水二期工程,将为进一步解决“蓄水”和“调水”的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还将继续关注整个工程的环境保护问题。”诸丹认为,此次工程建设涉及线路长,为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他将重点注意整个线路周边生态环境的营造和保护,避免工业类和生活类污染进入水源区域。

  毗河供水工程将滋养

  400余万人口428万亩耕地

  翻开毗河供水工程规划图,只见其犹如一条水龙,盘踞在四川省中部——从成都市新都区、青白江区、简阳市、金堂县,延伸到资阳市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最后落脚在遂宁市安居区、大英县。源源不断的清水通过成都平原,穿越龙泉山隧道,途经沱江、涪江分水岭,进入安岳县朝阳水库,3市9县(市、区)将接受它的滋养,400余万城乡人口、428.56万亩耕地将接受它的哺育。

  横跨三个市的毗河供水工程建设的背后,是三个兄弟市的通力合作,是一届又一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省人大代表、每日经济新闻高级记者江然说,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发展战略,必须将其贯彻好、落实好,成都作为省会城市、首位城市,理应担当 “主干”责任。“我们从毗河供水工程中可以看到,成都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

  毗河供水工程的取水枢纽位于新都区苟家滩,这意味着,成都是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整个河段水质好坏,都与其息息相关。为了避免水源污染,成都的污水处理厂专门为该水利枢纽改道,并重新修了排水管网,跨过苟家滩排入下游,以保证污水不会进入枢纽上游。

  “我们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讲,同城化和一体化涉及诸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了毗河供水工程。这需要成都和其他两市协同发展、协同推进。”江然希望,成都在这个过程中,以更高的站位格局,推动四川区域协调发展。(记者 张家华 摄影 胡大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