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污染防治任重道远 成都多措并举力争逆袭
2018-09-10 03:00:1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网成都9月9日电(钱泓睿)9月7日,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发布了2018年8月和1-8月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显示,成都8月份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在169个重点城市中排第160名,倒数第十。
据悉,2018年1-8月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55天,比2017年同期增加4天。2018年以来成都空气质量稳步改善,8月的空气质量全国排名却相对落后,“输”在哪里?根本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大气治理工作如何推进?9月9日,成都市大气办副主任、成都市环保局副局长旷良义对此作出应答。
臭氧和二氧化氮对成都空气质量拖累大
成都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8月,臭氧(O3)对达标天影响大,二氧化氮(NO2)对空气质量综合排名拖累大。根据监测结果,成都市2018年8月空气质量2天优、14天良、13天轻度污染、2天中度污染,达标天数比例51.6%。对比去年同期,2018年8月优良天因臭氧污染减少了7天。从8月主要指标浓度来看,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NO2、O3均同比分别上升了64.9%、85.0%、26.5%和16.1%。
其中,PM10、 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1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与京津冀城市相当,与历史同期排名情况基本一致;NO2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虽是除2017年外的浓度最低年,但浓度处于全国169城市的倒数第3名;O3浓度为209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国169个城市倒数第27名。由此来看,成都市8月颗粒物浓度与京津冀城市相当;O3浓度相比全国169个城市,浓度依然偏高;NO2浓度远高于京津冀城市,比北京市高出54%。
据悉,生态环境部对169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使用的是“综合质量指数”指标。所谓“综合质量指数”,是对二氧化硫(SO2)、NO2、PM10、PM2.5、一氧化碳(CO)、O3六项空气质量指标的“单项成绩”的加和,也就是说单项成绩不佳或影响总体成绩。今年8月对成都空气质量拖后腿最大的指标是臭氧和其前体物二氧化氮。
旷良义介绍,成都今年8月空气质量下降和排名靠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二氧化氮浓度过高;二是夏季颗粒物浓度不具优势;三是臭氧浓度居高不下。从近期有关研究分析成果来看,移动源对大气颗粒物的综合贡献占比较大,对PM2.5和PM10的综合贡献分别达到27.9%和24.7%。由于成都市机动车增长迅速,全市现有530余万辆的保有量和2.3万余辆施工现场燃油工程机械,除对颗粒物的直接贡献外,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占全市相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2.9%和17.6%,对形成类似今年8月以臭氧污染为主的重污染天影响很大。
另外,由于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腹心,常年静风频率较高,特别是在历年8月,随着日照的加强就极易出现臭氧污染。加之2018年同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成都地区总体水汽输送条件差,气温高、降水量少、平均风速小,以晴热天气为主,气象扩散条件为中等或中等偏差,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困难。今年8月,成都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2.2℃、降水较历年同期减少3成、湿度较历年同期水平偏低0.8个百分点,风速偏小,更容易出现臭氧污染天气。所以说,“天公不作美”也是今年8月成都市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多措并举提前防范
从成都市环保局与成都市气象局的空气质量会商结果来看,今年9月气象扩散条件总体为中等偏差,平均气温较去年略偏高,降水量较去年同期偏少,上旬前期高温天气持续;9月上旬前期、中旬后期和下旬前期,日最高气温仍在25℃以上,仍有臭氧污染风险;综合模式预报,9月可能出现4次污染过程,分别在上旬的前期和后期、中旬后期和下旬中期,主要以轻度污染为主。
下一步,为防范成都今年秋冬可能出现的重污染天气,旷良义表示将建立完善分工明确、统筹协调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认真抓好“铁腕治霾”,落实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以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精细的管理、更加严厉的惩处,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按照《成都市2018年夏季臭氧防控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要时段污染整治,减少9月臭氧污染天的同时,成都将进一步加大柴油货车排气污染抽检力度;强化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登记和标志管理,严格高排放禁止区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情况检查,联合查处惩戒违规行为;加快推进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黑烟车”抓拍系统安装工作,实现市县两级信息共享;继续加大公交、公务、市政、园林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
此外,结合当前全面开展的环保督察专项行动,持续抓好城区大气环境精准管控。通过深入抓好《强化重点区域周边环境精准管控试点工作方案》各项措施的组织实施,强化重点区域周边扬尘、移动源及油品、面源污染、工业源管控,大力改善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并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市推广运用。
在此基础上,成都市级相关部门将紧密配合,切实抓好大春秸秆禁烧、露天烧烤管控,将大春季秸秆禁烧作为近期防治大气污染的一项重点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充分发挥属地主体作用,对曝光的火点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针对夏季露天烧烤容易反弹的情况,加强督察执法,坚决取缔“禁止露天烧烤区域”内露天烧烤。
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成都市大气办和成都市环保督察办将结合全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抓好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特别是夏季臭氧防控行动方案组织实施情况的督察督办,确保各区(市)县、市级相关部门目标任务落实到位;重点做好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各项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空气质量改善需要全民参与共治共享
空气质量改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一位市民不仅是环保工作的监督者,也是环保工作的参与者。旷良义呼吁,希望大家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责任和一种习惯,坚持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自觉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来。
比如,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燃油车车辆使用;生产企业要认真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内部的环保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大力塑造绿色企业文化,主动从选用清洁能源、提高原料使用率、升级节能减排技术等环节入手,进一步强化企业自身环境管理。另外,由于近期建设项目开工量大,希望各建筑施工工地严格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做好裸土覆盖和洒水降尘工作,安装了高空喷淋设施的要坚持实施喷淋降尘。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者或使用人,应配合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定期对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维护保养,使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符合规定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