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原来,在唐宋时成都春熙路就是逛吃胜地了!

2018-09-06 05:47:4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炎炎夏日,如果想寻找一处清凉之地,博物馆无疑是不错的选择。正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的《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首次集中展示了成都商业街船棺葬、老官山汉墓、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等,以及21世纪以来成都地区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

  从考古发现到出土文物解读,再到文物修复背后的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了成都考古的重大发现。

  在此次考古成都展上,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出土的瓦当、云纹建筑构件、陶弹珠等文物首次亮相,被悠悠时光尘封千年的成都繁华古城,款款而来。

  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

唐宋时期成都就已非常富足

  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铺砖路面。

  谈及这份考古“最牛成绩单”,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雨茂备感欣慰。

  他告诉记者,伴随着金沙遗址的出土,成都考古进入了黄金时代。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老官山汉墓等考古成果,先后6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都历史变得血肉丰满。

  隋朝开凿的摩诃池,是成都人自古以来就“好耍”的明证,也表明唐宋时期的成都就已经非常富足;温江红桥村遗址水利设施的发现,将古蜀人治水年代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群双元村墓地,被誉为“地下青铜器宝库”。出土的660余件青铜器纹饰精美,铭刻着神秘的巴蜀符号,等待着解读和破译。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考古成绩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考古工作者在锦江区江南馆街唐宋罗城富春坊东北隅“大区”内,发现了唐宋时期的街道、房址和排水设施等大量重要遗迹,不仅填补了成都城市方面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国城市考古独一无二的发现,被评为“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繁华春熙唐宋时即门庭若市

  江南馆街遗址。

  老子《道德经》云:“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江南馆街唐宋时期街坊遗址的发掘,让人恍然大悟,早在唐宋时,成都“打call”胜地之一的春熙路,就已经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2007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香港九龙仓集团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对紧邻红星路步行街这一面积约50000平方米的地块进行文物勘探工作,不想触摸到了唐宋时期成都繁华的商业街。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研究三部负责人谢涛,曾经主持江南馆街遗址现场发掘。他回忆说,2007年考古发掘的时候,春熙路的地价大约是9000万/亩,是当年名副其实的“地王”。

  这次考古发掘,发掘出唐宋时期房址22座、铺砖路4条、泥土支路4条、大小排水渠16条,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瓷器、陶器、骨器、石雕、钱币等文物标本,是四川在唐宋时期文化遗存中遗迹最丰富、出土文物最多、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遗存。

城市规划从“日”字变“回”字

  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从晚唐五代一直延续到南宋早中期,属于富春坊一带的商业中心。

  “这处遗址,充分反映了唐宋时期成都已具有很高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谢涛说,这些主次街道、房屋、城市下水道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充分反映了当时设计者超前的规划意识。

  唐代末期高骈扩筑罗城,使成都城从原来东西(大城、少城)并列的“日”字形,向内城外郭的“回”字形转变,江南馆街遗址唐代晚期街坊正是这一时期规划设计的体现。

4条铺砖古街 再现宋代春熙繁华

  行走在IFS古迹广场,你或许不会想到,在古迹广场玻璃地板下沉睡的这片遗址,来自唐宋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发现了唐宋时期纵横交错、长达数十米的铺砖坊内街道。

  这些铺砖道路使用了特制的砖,其上可以看到大量行走、车辙的痕迹,类似现在铺设着彩砖的步行街广场。

  谢涛介绍,中国古时城市道路在南宋以前全是土路,这4条铺砖古街建造时期在南宋,考古工作者根据车辙痕迹推测车有多宽、行车频率多高,可以想象宋代春熙路车水马龙的景象。

  有趣的是,这片遗址区域的房屋款式不一,有单间、两连间甚至三连间,不过面积都不算大,最小的单间七八平方米。

  谢涛推测说,这些房屋极可能不是住寓,而是用于经营的商铺。值得一提的是,商铺的建造者比较讲究风水,建房子时,在垫土下埋了许多瓷器。这些瓷器以本地的青羊宫窑、邛窑为主,也有龙泉窑、定窑系等外地产品,外来品的数量和质量明显多于成都其他同时期的遗址,器形以一般生活用具碗、盘、盏等为主。

  漫步在纵横交错的铺砖道路上,目睹数不胜数的车辙和琳琅满目的瓷器,足以想象宋代春熙路摩肩接踵、灯红酒绿的繁荣景象。

  《资治通鉴》形容扬州和成都的富庶时说“扬一益二”,说明唐代的成都是全国商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正是经济空前繁荣的成都城重要的见证。(记者曾洁 实习生曾贝佳、宋浩征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