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广安眉山内江打算这样干!

2018-09-06 05:44:0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9月4日,全省乡村振兴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在成都召开。在下午举行的第二次大会上,成都、广安、眉山、内江四市负责同志先后发言,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搭建共享平台、建设宜居乡村、发展农业园区等方面,介绍各自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思路和重点做法,推动全省乡村振兴开新局。

成都

构建七大共享平台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崇州优质粮油产业园。杨树摄(视觉四川)

  成都将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努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建设“农贷通”平台;深化公共产品服务生产供给机制改革,推动财政投入方式改革;深化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实施全域乡村规划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多规合一”城乡规划体系;实施特色镇(街区)建设工程,推广“特色镇(街区)+林盘+农业园区(景区、产业园)”等模式;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形成林在田中、院在林中新型林盘聚落体系;实施大地景观再造工程,重塑大地景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突出抓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开展“百镇千村”景观化建设行动,加快建设天府绿道体系;实施农业品牌建设工程,建设农业品牌设计之都;实施乡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引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急需高端人才;实施农民增收促进工程,探索新模式新机制、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工程,推进乡村文明创建;实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程,率先全国成立市县两级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

  构建七大共享平台。依托农交所,构建全省联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农贷通”建设,构建农村金融保险平台;推动农业创客中心、双创基地建设,构建农产品品牌孵化平台;培育引进新型电商企业,构建农产品交易平台;依托川西林盘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机构,构建农商文旅体融合平台;依托天府农博园、成都农博会、彭州菜博会,构建农业博览平台。

眉山

发展农业园区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眉山将实现市级财政对乡村振兴投入每年增长25%以上,力争到2022年,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2个以上、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50个以上;园区主导产业产值占比75%以上,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达95%以上。

  全面推进“园区+”。推进“园区+城市”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中国泡菜城示范园、国际竹艺城示范园、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等,配套建设涉农技术研究院、检测中心、博物馆等设施。推进“园区+新村”协同发展,力争2022年建成农业产业基地1000个以上。推进“园区+基地”统筹发展,推动形成“2111”示范园区大格局,即20个万亩晚熟柑橘示范园、10个万亩果茶绿色发展示范园、10个万亩粮油绿色发展示范园、10个中国西部淡水鱼苗示范园。

  全面推进“农业+”。推进农业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抓好园区土壤、水、空气三大污染治理。推进农业与现代加工相结合,建设一批高标准加工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推进农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重点发展洪雅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基地、丹棱国家农业公园、“农业嘉年华”“智慧农业园”、都市渔业、花卉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

  全面推进“农户+”。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普遍性、全面性建立“入股分红+保底分红+利润分红”分配制度。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小农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创新产业组织方式,在完善“公司+农户”模式同时,积极推进“农户+园区”“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等模式,推动种养业向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全面拓展,让农户获得更多增值收益。

广安

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广安将确保每年投入乡村振兴资金不少于100亿元,努力建设“农业精”“农民富”“农村美”的幸福美丽生态宜居乡村,确保2018年全域脱贫摘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聚焦“五网建设”。建好路网,实施万里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力争到2022年所有行政村建成联网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建好水网,实施万亩美丽田园工程,推进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好电网,全面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项目,力争到2022年农村电压达标率达99.5%以上。建好气网,大力实施农村清洁能源行动,未来5年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逐步达70%以上。建好通信网,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到2020年实现光纤宽带、4G网络全覆盖。

  开展“三大革命”。开展垃圾革命,确保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垃圾处理率达100%。开展污水革命,实现8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排放全达标。确保农村饮用水全面达标。开展厕所革命,确保到2020年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每个行政村至少修建一处公共厕所。

  实施“三大工程”。实施绿化广安工程,着力打造嘉陵江、渠江等沿江生态廊道,严禁在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布局化工园区、重化工项目;深入推进华蓥山“三年会战·漫山红遍”行动计划,到2022年新造林15万亩以上、植树1200万株以上。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扎实开展华蓥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大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实施美化乡村工程,开展千个绿色美丽旅游乡村景点创建活动,高质量高标准建成一批农业主题公园、田园景区、产村融合示范片。

内江

抓实“十二件事”激发乡村振兴动力

  内江将抓紧抓实党建引领、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家庭建设、人才建设、农村改革、公共服务、乡风文明、生态环保、脱贫攻坚、乡村治理“十二件事”,推动具有内江特点的乡村振兴发展。

  盘活农业农村资产资源。深化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等试点,推进农村资产资源“三权”分置。盘活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建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联营(入股)等试点。推进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建设,打造黄鹤湖旅游景区等7个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通过利益兜底、股份分红等做法,确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以上。

  畅通城乡融合发展通道。推进人才下乡,开展“3000名干部到农村”帮扶行动,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和“大学生进农村”计划、“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农村职业农民培育计划。推进资本下乡,深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确保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用好2.6亿元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基金。推进公共资源下乡,开展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国家级试点,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所有行政村垃圾处理率100%。

  强化党建引领推进机制。落实《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21条措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制,科学编制乡村振兴实施规划。市级财政支农投入每年增长25%以上。制定《内江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乡村创建激励办法》,每年奖励乡村振兴先进县、乡镇、村,凝聚工作合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