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展览+论坛+赛事”三位一体 第六届科博会9月6日开幕

2018-09-06 05:41: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科博会展馆内正在布展。

  第六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将于9月6日开幕。今年的科博会以“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为主题,展览总面积7万平米、是去年的1.8倍,展品超过1万件。

  与往届相比,第六届科博会最大的特色和创新是探索形成了“展览+论坛+赛事”三位一体的办会模式,并产生了强大吸附效应。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第三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国家级专业论坛活动和赛事,被首次引进并将在本届科博会期间同期举办。

  据了解,军民融合是第六届科博会的主题之一,组委会专门设立了近10000平方米的军民融合馆,会期还将举办国际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另外,还首次单独设置7500平方米北斗技术应用馆、2000平方米核技术展区、2100平方米航空航天展区,共促产业发展。

  VR/AR体验也是本届科博会一大亮点,组委会专门在室外大型装备设备展区规划智慧科技体验项目展区,7家科技企业将在此集中展示VR/AR体验项目。另外,还有8家科技企业将在室内展馆设置VR/AR体验项目供观展市民体验。

 

  智慧科技体验项目展区内,借助高性能VR一体机,可以实现航母漫游VR体验。

 

  9月4日,记者来到绵阳科技城会展中心,提前探访正在布展的第六届科博会展馆。VR设备+飞行模拟器、无人驾驶汽车、空气动力悬浮汽车……众多高科技产品令人眼花缭乱。此外,天宫一号、银河一号、航母等“大国重器”,也将亮相第六届科博会。

  VR设备+飞行模拟器航空航天展区过足“飞行瘾”

  从无人机、商用飞机模型到模拟飞行器,航空航天主题展区是本届科博会的看点之一。记者来到位于科博会D馆的航空航天主题展区,来自全国各地的26家航空航天领域的参展商正在布展,参展商中不乏无人机研发中心、飞机制造商和飞行器研究设计院等,相信“航空迷”们一定会大饱眼福。

  展馆里R22飞行模拟器和PA-28飞行模拟器正在调试,现场工作人员左手调整屏幕上的各种参数,右手操作着飞行模拟器的操作杆,感受着模拟飞行的乐趣。据现场布展人员介绍,科博会正式开幕后,市民也能体验飞行模拟器,在科博会上过一把“飞行瘾”。不仅如此,现场还将配置VR设备,市民可身临其境地学习航空航天科技知识、陆地作战科技知识。

  在本届科博会期间,第三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的创新组复赛也将同期举行,作为国内首个专注航空领域的全国性双创赛事,航空科技专家也将参与其中,共同探索创新“展会+论坛+大赛”模式,共促航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军民融合产学研结合。

  展馆内正在调试。

  探馆

  VR设备+飞行、无人驾驶等

  高科技赚足眼球

  成都高校科研团队带来第二代无人驾驶汽车

  第二代无人驾驶汽车。

  4日下午,绵阳科技城会展中心展馆外,一辆形状稍显怪异的SUV汽车行驶在展馆外的空地上。与其他车子不同,这辆车的驾驶位上空无一人。这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控制工程学院特种机器人团队带来的第二代无人驾驶汽车。

  早在2015年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蒋涛教授团队就推出了第一代无人驾驶汽车,这也是西南地区自主研发的第一台无人车。时隔近三年,第二代无人驾驶汽车已经面世。

  “这是一款基于新能源纯电动的无人车,已经基本实现了无人驾驶。”团队成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讲师李平告诉记者,“第二代无人车能够实现各种路况下的环境感知”。

  据介绍,车顶部的激光雷达和工业摄像机相互补充,进行路面障碍物和行人的检测。“车子前后各有一个GPS信号接收天线,可以实时确定车辆位置”,而在汽车后部,还有一台电脑作为控制整个系统的“大脑”。

  “带无人车来参加科博会,主要是想展示我们现有的技术,同时也希望寻求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无人驾驶汽车的落地。”李平说,将来,无人驾驶技术将会在清洁、矿山、物流、定点公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航空航天主题展区展示的飞机模型。

  揭秘

  便携式抗爆容器、空气动力悬浮列车

  科博会上的“黑科技”

  9月4日,记者在提前探秘科博会展馆时,发现了诸多“高大上”的“黑科技”,这些科研成果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呢?

 

 

  国家科技奖项目单独设展区

 

  在绵阳科技城会展中心A区展馆内,专门为“国家科学技术获奖项目暨新技术展”设置了独立展区。该展区内展示的,大都是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和新技术。

  几个钢球格外引人注意,这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发的便携式抗爆容器。“发生意外爆炸时,抗爆容器可以把爆炸效应限制在容器内部,有效保护人员、设备和环境安全。”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就带来了9个项目参展,“涉及安检、加速器、光谱相机、离心机、中子成像检测仪等”。其中,中子成像检测仪可以成为安检机的升级版,“可以分析物体成分”。

  空气动力悬浮列车

  未来的列车会是怎样?或许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研究院仿生先进界面复合材料中心展出的“火机项目”能看出端倪,“火机项目”也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雷院士组织研究的“基于高速铁路的带有仿机翼的空气动力悬浮列车”。

  记者了解到,“火机项目”研发成功后,将实现安全运营速度达到550到650公里每小时,车轮与铁轨之间的接触压力减少30%到50%,同时车厢内气动噪声控制在80分贝以内,车厢减重30%,给人们更加高速、舒适和轻便到出行体验。

  此外,北航成都研究院还展出了超亲水纳米自清洁涂料。光听名字,这或许是个遥不可及的“黑科技”,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或许总能接触到它。超亲水纳米自清洁涂料是一种环保节能、高品质、低成本的高活性纳米自清洁涂料,因具备良好的亲水性与光催化活性,其自清洁效率高,同时具备性能稳定、使用年限可达10年,能够广泛地运用于建筑幕墙玻璃、电力、太阳能光伏板、汽车后视镜、静电喷涂等领域。(记者董兴生、秦怡 摄影吴枫、雷远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