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奖项向基层一线倾斜、评委现场打电话核实材料

2018-09-05 06:00:0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8月27日,2018年四川全省脱贫攻坚奖评选工作启动。该奖项旨在表彰一批为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这也是四川省连续两年评选该奖项。

  根据安排,32名评委要在两周内先后进行初次评选、实地考察和综合复评,评选出奋进奖、奉献奖、贡献奖和创新奖4个奖项,每个奖项表彰不超过20名获奖者。

  如何选取最合适的获奖人选?评选工作如何开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初评现场。

  A·现场

  为核实细节评委现场给候选人打电话

  “企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必须实实在在地发展产业,不是简单流转一下土地,让农民入股就行了。”“推荐材料上说捐了好多好多钱,但是我认为扶贫不能只看捐钱。”奉献奖评选现场,几个评委讨论热烈。

  此次评选工作根据奖项分成了4个小组,各小组所在的会议室相邻,讨论的声音在走廊里此起彼伏。记者听了一圈发现,奖项不同,评委们讨论的重点也略有不同。

  奋进组关注贫困群众个人的奋斗历程,贡献组关注帮扶工作成效,奉献组关注减贫带贫成果,创新组关注是否结合实地情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评选过程并非那么“和谐”,争论时有发生。8月28日下午,奋进奖小组的组员们为两位候选人争论了多次,却仍然没有结果。

  “事迹都很感人。”该组组长介绍,一位贫困户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办起了合作社,带动其他贫困户脱贫;另一位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带动作用,但是家里非常困难。“有评委认为她的起点更低,脱贫难度更大,奋进的意义也就更明显。”

  不仅是争议,如果遇到与事实有出入的地方,评委们会现场拿起电话直接与候选人沟通核实。在奉献奖评选过程中,一位候选人材料上写有这样一句话,“捐款200万元为4户农户进行旧房改造”。

  现场有来自基层的代表立即提出异议,“农村盖新房才900多元一平米,危房改造怎么花了这么多钱?”“会不会包括了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有评委说道。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评委现场拨通了候选人电话,核实数字是否准确,并随即将这一问题进行了备注,准备报告给评选委员会。

  一次次讨论,为的是评选结果尽量真实准确。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厚厚的资料被评委们“折磨”得不成样子。

  泸州市纳溪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工程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复垦复用贫瘠撂荒地,促进农民增收。杨涛摄(视觉四川)

  B·变化

  获奖人数比去年多一倍新增实地考察环节

  这是四川省第二次评选全省脱贫攻坚奖。相比去年,有以下变化。

  首先是“多”。今年4个奖项,每个表彰不超过20名获奖者,比去年人数多一倍。“考虑到脱贫攻坚中优秀典型较多,所以适当增加了获奖名额。”省脱贫攻坚办相关负责人解释。

  其次是“严”。脱贫攻坚奖在正式评选之前,要进行资格审查,内容包括资料是否完整、推荐单位是否盖章并出具意见、是否符合推荐类型等。上述负责人表示,在初评过程中发现了未按照规定报送的情况,例如科级干部报奋进奖,有些市州报送名额超过规定数量等。经过前期资格审查,共有288名候选人进入初评阶段。其中奋进奖有59名,奉献奖65名,贡献奖80名,创新奖84名。

  本次评选共邀请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基层干部等32人组成评委。

  “评委构成基本涵盖了脱贫攻坚工作方方面面。”省脱贫攻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21个市州各选派一人,省脱贫攻坚奖的8个牵头单位加省人社厅各选派一人。此外,还包括一位专家学者和一名媒体记者。

  记者梳理发现,21个市州选派的评委中,绝大部分是基层干部。上述负责人介绍,这样安排一是因为他们熟悉脱贫攻坚情况,二是他们了解基层工作,可以更好地根据材料做出评定。

  另一大变化是今年四川省首次新增了实地考察环节。4个评选小组各推荐3名评委参加考察,按照20%比例在初选对象中抽取考察对象,重点考察先进事迹的真实性以及评选程序是否规范等。

  “去年是看候选人视频资料。”省脱贫攻坚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于看视频,到实地走访调查,有利于评委了解候选人的真实情况,为接下来的复评工作提供依据。

  C·评选

  评委关注点各有不同名额着重向基层和扶贫任务重的地区倾斜

  如何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人选?评委们的关注点在哪?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评委。

  “我重点关注基层一线,比如第一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一位去年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奖的评委告诉记者,他经常到基层督导督查,知晓基层工作的辛苦,希望能有更多基层工作者获奖。

  这与四川省要求不谋而合。《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工作方案》明确要求,评选表彰坚持向县乡村基层一线倾斜,向脱贫任务重、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副厅(局)级或相当于副厅(局)级以上干部不参加评选,处级干部比例控制在20%以内。

  创新组一位评委表示,自己的评选标准分为纵向和横向。纵向看,候选人的工作在自己所在区域有无创新;横向看,该候选人工作能否为全省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既然是奋进奖评选,要关注奋、进和带。”奋进奖小组组长解释,奋即是奋斗、勤奋,要看该候选人是否自强自立;进,则要看候选人有没有进步,有没有变化;带就是关注贫困户本身脱贫的同时,是否对其他人在产业上有带动、观点上有变动、思想上有触动。

  通过评选某些先进典型,发挥其示范作用,也是不少评委的侧重点。评选中,奋进奖小组一位评委就强烈推荐凉山州的一位贫困户。他表示,该贫困户培养孩子靠教育脱贫,目前两个儿子都考上了公务员,“这种典型推出去,对凉山的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很有帮助。”

  具体评选方法上,省脱贫攻坚办要求,要具备典型性,事迹必须突出;具备代表性,表彰各行业优秀代表;还要注重广泛性和均衡性。同时,实到评选委员必须超过全体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二,才能举行评审会;评选采取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评选委员会委员的投票不得委托其他人代替。(记者侯冲、郑茂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