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18-09-04 05:50: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8月24日,北京,作为受邀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育壮大新动能专题新闻发布会”的3个省(市)之一,四川公布了培育壮大新动能的最新成绩单——上半年四川省军民融合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和增幅继续保持全国前列,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跑过GDP,呈现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势头。

  今年以来,四川紧紧抓住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大机遇,以创新驱动为全省转型发展打开新空间。

率先启动多项探索

军民融合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和增幅保持全国前列

  加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四川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最鲜明的任务。上半年,四川省军民融合主营业务收入1250亿元,同比增长8%,均保持全国前列。

  在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蓝定香看来,这两个全国领先的数字背后,是四川实践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一大特色——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将军工科技资源密集、科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由于历史等因素,军民企业间存在信息不畅、标准不同等“壁垒”。如何突破这些阻碍、实现军民融合?不久前在绵阳启动的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再研发中心,提供了一种思路。“实验室成果,一般距产业应用还有一定距离;而军用技术要民用,距离更长。”绵阳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理事长祁权生介绍,该中心将通过针对性开展再研发,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民用技术向国防需求拓展应用。同样,以位于绵阳的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为例,截至目前当地共整合仪器设备约4100台(套),服务企业超过1100家,有效推进国防科研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当地创新活动加速、成本降低。

  围绕突破军民企业间“壁垒”,今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多项探索——成立国内首个省级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构,将在提高通航审批效率等方面为全国用好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探索“四川经验”;四川省、成都市分别入选我国首批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将探索开展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国防专利受理业务、推动国防专利、军用计算机软件享受地方同等优惠政策待遇等8方面工作;全国唯一的军民融合技术交易平台——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的市场化运行水平进一步提升。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将把航天及卫星应用、信息安全、无人机等十大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建设作为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推动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新兴产业发展。

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

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8月中旬,国内首个采用池窑方式生产玄武岩连续纤维的中试基地项目在德阳市罗江区点火。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认为,该项目技术全国领先、世界一流,将彻底改变当前玄武岩纤维生产成本高、产能低、品质不稳定现状,使玄武岩连续纤维进入工业化量产阶段。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华龙一号”三代核电、“两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心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在川实现突破。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根本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今年以来,四川发力创新源头供给,布局重大科技项目205项,持续实施信息安全及其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与医药重大科技专项,新启动航空及燃气轮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重大科技专项2个;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新增部省共建国家重点试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

  释放和激发创新发展内在动力,四川还着力加速科技同经济对接,逐步构建科技经济结合发展新格局。

  这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今年以来四川在全国率先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在20家试点单位推广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先确权,后转化”,以产权激励职务发明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试点单位共完成400余项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作价入股创办企业近60家,带动实现总产值165亿元。

  这需要产学研协同。上半年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签约项目109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天府新区引进中科院、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等22个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开工建设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独角兽岛”,天府创新中心等3个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

  这需要金融“催化”。今年以来四川省积极推广应收账款融资、专利权质押融资等全面创新改革经验。以盈创动力为代表的面向中小企业一站式投融资服务模式为例,目前其已覆盖全省9个市(州),累计为12475家中小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超过413.2亿元,为1.9万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增值服务,助推80余家中小企业改制上市。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1%,比规上工业增速高3.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1122.5亿元、增长43.2%,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32.6个百分点。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认为,这表明四川省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加快培育,创新型经济特征更加明显。(记者熊筱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