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男子患白血病欲放弃治疗

2018-09-03 03:49:5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姜利在病床边鼓励丁万忠

  “不要出院,你是家里的顶梁柱,放弃了一个家就毁了。”8月29日,当家人准备扶着丁万忠出院时,邻床病友的家属姜利拦住了他们,通过微信将1万元转给了丁万忠,又为他预交了2万元治疗费。“先治疗,回去就啥子希望都没有了!”

  今年7月,丁万忠在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成都总医院(以下简称成都总医院)确诊罹患急性髓系白血病,四处借债才得以进行第一个疗程化疗。因无力支撑接下来的高额治疗费,丁万忠无奈做出了出院的决定。

  正值中年 他接连患病

  丁万忠今年37岁,是雅安市汉源县人,生病前在外打工,妻子杨衣芬在家务农。家里除了儿子,还有丁万忠年过六旬的父母,以及杨衣芬80多岁的奶奶。2015年,因胆囊结石等疾病先后做了两次手术,欠下了七八万块钱。

  在家休息了不到一年,丁万忠强撑着出门打工。谁知今年初,他又开始觉得乏力、头晕、心累、背痛,一开始他硬撑着没去看病,直到7月血液检查出了异样,“说是白血病。”丁万忠一下子懵了。

  治疗,可钱从哪里来?病友让他们去网络筹款,“20多天,筹了3万。”杨衣芬说,东拼西凑才凑够了第一个疗程约10万元的治疗费用。但第一次化疗并未有效控制住丁万忠体内的白血病细胞。

  同病房的病友亢羽说,丁万忠已几次给医生说不治疗了,不能因为自己拖累了家庭,“他说再治疗下去,连生活费都没有了。”

  欲出院 病友家属捐出3万

  8月29日,丁万忠已决定放弃治疗了,就在东西都收拾好,准备出院的时候,同病房的病友家属姜利拦住了他们。“我喊他们不要走,走了就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姜利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的儿子今年14岁,因为患有白血病,8月9日和丁万忠住到了同一个病房里。

  姜利说,因儿子辗转全国各大医院求医,自己能感受到丁万忠的心情,何况,丁万忠还有妻儿老小需要照顾。因此,姜利立即通过微信转了1万元到丁万忠微信账户上。

  “我说不得行,这个钱不能收。”杨衣芬说,都是正需要花钱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收这个钱,但姜利坚持让他们收下。

  随后,姜利又拿上丁万忠的就诊卡,到医院缴纳了2万元治疗费。“我前些年做生意,条件稍微好点,看到这样一个家的顶梁柱,要是放弃了,家都毁了。”姜利说,能帮的还是应该帮一把,虽然能帮到的太少了。

  医院的医生、志愿者、病友也在帮丁万忠想办法,又一次上线了网络筹款。亢羽也通过微信转了2000元给丁万忠。

  医生:化疗还有一定希望

  丁万忠所在的新龙村村支部副书记沈子忠证实了丁万忠家的经济情况,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丁万忠家确实负担很重,尽管新农合能报销一定医药费,相关大病救助政策也需要先垫付治疗后,以就诊发票报销,所以对于丁万忠一家来说,如何筹治疗费确实是一件难事。

  丁万忠的主管医生邓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丁万忠的病情如果坚持化疗,还是有一定的巩固稳定的希望,“还需要进行第二次诱导治疗,但是花费比较大。”

  8月31日,丁万忠开始接受第二个化疗疗程。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实习生 倪佳 摄影记者 王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