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省环保督察“回头看” 发现个别市州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现象

2018-08-31 07:04:5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环保责任压得不实

  部分市、县的住建、城管和水务部门之间存在衔接不畅、业务指导关系不顺、行业管理要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考核不严格

  个别市未按整改方案要求,将环保考核结果与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领导班子及领导人员年度任期综合考核挂钩

污染防治水平差距大

  成都、广安等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全省还有21个县城未建成污水处理厂,超过一半乡镇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为加快推进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持续传导环保压力,省委办公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等部门选派业务骨干组成多路督察组,于近期对成都、绵阳、广安、达州、乐山、遂宁、南充、阿坝、攀枝花等14个市(州)开展了环保督察“回头看”。督察发现,14个市(州)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生态环保工作的履职意识和重视程度明显增强,但各类环境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本次“回头看”分5轮开展,目前已完成前4轮督察任务,今年8月底将对21个市(州)实现全覆盖。

  “一些地区大气环境质量不升反降,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省环保厅督察办公室主任甘晓英说,今年1月至6月,绵阳、南充和阿坝的PM10平均浓度同比明显上升;南充、广安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绵阳、南充、广安和达州优良天数率同比减少;绵阳、内江、南充、资阳优良水体比例未达考核要求;绵阳鲁班岛、南充白兔乡、达州车家河3个国考断面水质同比下降,成都市江安河的二江寺断面水质下降为劣V类;广安重点考核的12条小流域有6条未达标等。

  在甘晓英看来,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部分市(州)及部门环保责任压得不实。特别是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方面,部分市、县的住建、城管和水务部门之间存在衔接不畅、业务指导关系不顺、行业管理要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比如,广安市、县两级住建和城管部门的建筑工地监管职能职责交叉重叠,相互推诿扯皮。

  考核不严格也是问题之一。督察发现,达州市未按整改方案要求,将环保考核结果与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领导班子及领导人员年度任期综合考核挂钩。阿坝州对州级部门和各县(市、区)考核结果均为满分,但若尔盖县、壤塘县、理县、黑水县均未完成2017年度环境质量目标任务。

  “个别市(州)还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现象,甚至没有彻底整改就上报完成。这也是督察发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甘晓英说,比如,乐山市金口河工业集中区的跟踪环评尚未取得审查意见就上报整改完成。南充市营山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房屋尚有11户未拆除,上报整改完成。攀枝花市米易县元通铁钛有限责任公司长期非法排放选矿尾矿及污水,上报问题整改完成,但核查发现该公司雨污分流仍不彻底。

  督察还发现,部分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水平差距大。成都、广安等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全省还有21个县城未建成污水处理厂,超过一半乡镇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此外,规模以下畜禽养殖行业处于监管空白、建筑工地管控普遍较差、砂石行业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都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加以解决。

  省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四川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将继续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中央环保督察移交信访问题办理情况和省级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察。(记者殷鹏)

【相关报道】

摸清污染源家底四川省将对11万余普查对象入户调查

  9月初,四川省将全面启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工作,届时1000余名省、市(州)、县(市、区)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约2万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第三方机构人员将手持移动采集终端等现代化信息设备,对全省11万余个普查对象开展入户调查。这是记者从8月29日在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今年5月,四川省对照国家下发的污染源普查基本单位名录库,对全省204875家污染源进行了比对、筛选、核实和补充完善,对53868个普查小区进行了现场清查,确定将11万余个清查结果纳入普查对象。普查对象包括工业企业和产业活动单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入河(湖)排污口等。

  据介绍,四川省的污染源普查工作时间跨度为3年。其中,2017年完成建立健全普查协作机制、成立普查机构、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开展宣传培训等工作;2018年主要组织普查试点、开展清查建库、开展入户调查、启动数据审核与汇总、开展质量核查等工作;2019年将完成数据审核与汇总、污染源档案建立、普查成果发布、总结验收等工作。

  在入户调查阶段,四川省将开展数据采集、数据汇总、数据审核、质量核查与评估、建立普查数据库等工作,同时强化督察督办,确保普查数据全面、真实、可靠。(记者殷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