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引领全域开放

2018-08-31 06:55:0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8月底,四川省接连出台针对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相关文件。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引领性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成国际一流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培育打造15个协同改革先行区。

  四川自贸试验区积极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向着打造“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高水平平台的目标迈进。

依托“临空、临铁、临江”优势

  8月28日,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满载榕树、紫薇编艺、国兰等花木产品的中欧班列(成都),将把来自温江的花木销往荷兰、意大利、土耳其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中欧班列(成都)的开通,大大便捷了产品出口。成都三联花木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段涛介绍,以前走海运,花木从沿海港口运到欧洲需要40天左右,而现在通过中欧班列(成都)只需 15天就能到达,时效性的增强将促进温江花木产业升级换代。

  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构建向西向南开放大通道。目前,西向中欧班列(成都)已打通5条国际战略通道,连接境外19个城市、国内14个城市。南向稳定运行经广西钦州的“蓉欧+”东盟班列、越南河内的国际铁路联运班列,正加快推进与广西北部湾、中远海运、香港新华集团的合作平台搭建。

  不止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四川省依托“临空、临铁、临江”优势,大力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截至目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国际(地区)航线达106条,年跨境旅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 成都国际铁路港与亚欧大陆16个境外城市及14个境内城市实现互联互通。截至7月30日,中欧班列(成都)开行615列,稳居全国开行班列城市首位,占全国班列开行总数的1/4。泸州港开通直达日韩、台湾、香港的近洋航线,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超过20%。

“瘦身”、提速等措施密集 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8月29日,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综合服务大厅,曾雪粼正在办理业务。不久前,他在这里注册成立了泸州创客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经理,曾雪粼深刻感受到了如今办事的便捷,“一小时不到,就把企业的整体业务都办好了。”

  原来需要3个工作日办结的事项,现在不超过6小时便可办结。记者从川南临港片区行政审批局了解到,这得益于该局在全国首创试行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让企业材料报送再“瘦身”,行政审批再提速。今年4月20日至今,川南临港片区已有972家企业通过该模式完成登记,其中用时最长企业从注册到完成税务登记也仅18个小时。

  川南临港片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累计形成创新成果150项,其中“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等18项制度系全国首创。推出口岸通关高效服务模式,泸州港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提速81%和57%。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与川南临港片区共建“无水港”,共享启运港出口退税、保税货物流转、口岸一体化通关等优惠政策。

  全省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企业备案材料减少90%以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注册企业超过160家,报检覆盖率保持100%。创新推出国际会展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有力支持四川会展经济发展。出台支持自贸试验区外籍人士、商务人员出入境“15项便利化措施”,上半年受理在华永久居留申请46人,港澳团队旅游二次签注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缩到两分钟。

带动、联动步伐稳健 构建多层次开放格局

  四川自贸试验区围绕国家赋予的定位和任务,着力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开放格局。

  增强产业辐射带动能力。成都坚持招大引强、招高引新,今年上半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270个,同比增长超过40%,总投资4265.93亿元;截至6月底,成都天府新区片区和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内新增企业3.19万户、新增注册资本4176.29亿元,其中新增外商投资企业85%集中在高端服务业领域。泸州突出产业集聚强动能培育,大力发展航运物流、港口贸易、先进制造等临港特色产业,建成泸州航运物流交易所,积极开展粮食、木材、石材等大宗交易;大力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引进智能终端项目61个、已投产22个;航空航天快速起步,与北航、清华、航天科工集团合作共建航空发动机研发试验生产基地。

  加强片区改革联动。深化片区口岸合作,继续巩固公铁、铁海、空铁公国际多式联运,着力推进青白江铁路港、双流空港、泸州水港物流一体化发展,支持成都国际铁路港、泸州港、宜宾港申建国家开放口岸。

  推动“3区+N园”协同改革。深化自贸试验区与宜宾、自贡、资阳、德阳等地的改革协同,积极推动制度对接、平台共享,探索建设一批协同改革先行区,在省级管理权限范围内,支持先行区比照自贸试验区率先承接经济管理权限和享受改革制度性成果;推动成都市各区域共建共享,促进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联动协作。

  此外,四川省还探索建设一批协同开放示范区,建立川粤自贸试验区合作机制,与全国17个城市首创开展政务服务异地互办合作。(记者李欣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