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多管齐下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行稳致远

2018-08-30 06:03: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日前,道孚、石渠、色达、乡城等4个深度贫困县获准筹建保险分支机构。至此,四川省保险服务空白县由原来的9个减至5个。

  这是四川金融业在严监管态势下,不断创新理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着力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加快建设行稳致远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全省银行业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7.45万亿元和5.32万亿元,均列全国第七位;辖区资本市场实现融资972.62亿元,同比增长167%;全省保费收入1162.8亿元,保费规模全国排名第5位,赔付支出312亿元,同比增长0.76%。

服务实体经济

是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根基”

  今年以来,不少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内企业欣喜地发现,资本项目的收入结汇支付审核方式已悄然生变,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向银行逐笔提供相关交易凭证,而是凭支付指令就可直接在银行办理相关结汇支付。

  “这是在前期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实际开展的试点。”国家外汇局四川省分局资本项目管理处处长苏萍介绍,四川是中西部获批试点的第一个省份。

  成都银行推出自贸通金融服务,中行四川省分行推出四川自贸卡,农行四川省分行加快开展信用证项下跨境融资业务,交行在川设立离岸业务分中心……不少为区域内川企量身打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面世,为企业开展国际竞争降低了成本。“仅自贸通服务一项,就能为我们公司节省财务成本两到三个百分点。”宝利根(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中国区财务总监刘伶坦言,“没想到这么方便实惠。”

  同样直呼“没想到”的,还有成都彭州市天彭镇先锋村村民高明。用鼠标在网络平台上轻轻一点,25万元信用贷款几天就到了他的账上。高明拿到的,是彭州民生村镇银行通过成都市“农贷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发放的乡村旅游贷产品。

  “通过‘农贷通’,可以看到各种政策、产品,需求主体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合适的信息。”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6月末,四川省共有86家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通过平台展示各类金融产品近500个、收集融资需求63.89亿元;系统注册用户8600余户,已发放贷款5248笔、38.19亿元。

  助力企业直接融资,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内上市、挂牌企业均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实现融资972.62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25家新三板持续挂牌公司实现股权融资22.7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了融资渠道,创新创业企业通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个渠道,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压力。

  助力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盘活农村“沉睡资产”发展农村金融、加大企业直接融资力度……只有围绕着实体经济的改革与创新,金融的改革与创新才有“根基”。

  成都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正在打造全国顶尖的投资、创业、工作和生活区域。记者郝飞摄

防控金融风险

着力建设监管政策体系,加强人力培养

  7月下旬开始,省金融工作局在全省开展融资担保公司全面检查。此次检查,如发现触碰“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从事自营贷款或者受托贷款、开展受托投资且情节严重”等五条“红线”的,一律吊销融资担保业务资格。

  此外,省金融工作局正按照国务院《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中国银保监会印发的4项配套监管制度,结合四川实际修订2010年发布的《四川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完善各项监管细则,力争早日形成四川省融资担保行业“1+ X”监管政策体系。

  强调防控风险,是对金融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

  截至2018年6月末,全省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012个百分点,全省信用风险总体可控。同时,金融机构业务经营指标稳步提升,法人银行业机构整体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新兴金融业态风险处置有序推进,对存量业务的压降规模全国排名第一,对不合规业务的整治化解规模全国排名第三。

  人才是提高防风险能力的基石。在省金融工作局精心组织下,一系列培训相继展开。7月底,来自相关部门及多家金融机构的百余名学员前往清华大学,参加四川省高端金融人才培训班。5月31日,2018年四川省直接融资培训会在成都举办,来自全省的260名金融局(办)负责人脱产学习,巴中市金融办主任许大政表示:“通过培训,我们接触到了更多金融发展的现状和最新趋势,对规避风险以及引导金融业助力地方经济很有帮助。”

  科技手段也成为金融业防控风险的“利器”。作为四川本土的唯一一家互联网银行,成立仅一年多时间,四川新网银行就有效阻断了不少于60万次风险欺诈攻击。“这有赖于我们独家研发的‘黑科技’——智能风控系统。”新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有一个超过50人的智能风控团队,团队工程师们会根据不同场景提炼不同的风险,再根据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深化金融改革

创新与开放是必行之路

  “现代农业需要现代金融的支撑,农业信贷担保是重要一环。”四川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农业产业投资大、见效慢,但多数农业企业,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投资难以形成常规抵押资产,融资渠道窄。

  创新势在必行。在省财政厅指导下,去年省农担公司推出了“政担银企户”财金互动新模式,由市县政府建立农业产业发展信贷担保风险准备金,省农担公司作担保,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不用抵押物就能向银行贷款。

  与“三农”一样,小微企业也是传统金融服务薄弱领域。

  6月21日,随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宜宾市翠屏区支行门前招牌上的红绸被揭下,四川省首批15家政银合作的小微企业特色支行正式落地。

  目前四川省中小微企业已经突破129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但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针对“痛点”,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分别与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国开行四川省分行等6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泸州市、德阳市、成都高新区等10个地区展开首批省级产融合作试点。

  “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希望银行可以建专业的队伍,专门服务中小微企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金协调与融资担保处副处长伍波介绍,首批挂牌的15家政银合作的小微企业特色支行正是创新成果之一。

  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必行之路。四川保监局官网统计数据显示,四川省共有24家外资(含中外合资)保险机构,包含6家财产保险公司和18家人身保险公司。

  去年11月正式开业的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是在川外资险企中最“年轻”的一员,“开业仅几个月时间,我们就取得了‘开门红’。除了公司团队自身的奋力一搏外,还得益于四川的开放和包容,得益于政府和监管部门共同营造的良好展业环境。”中信保诚人寿四川省分公司总经理刘瑜坦言。

  开放的四川,恰如梧桐引凤。上半年,CFA(特许金融分析师)成都协会在成都基金小镇挂牌成立,成为该组织继北京、深圳之后,在我国内地设立的第三个CFA协会,也是其全球第150个协会。“选择成都,就是因为四川对金融人才的强大吸引力,我们将致力于在此推行国内投资管理行业的最高职业标准,并为持证人带来最大价值。”CFA Institute中国会长贾立军介绍,CFA证书是国内外金融投资领域公认的“通行证”。目前成都持证人已超过70名,位居西部第一。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达批复,同意国宝人寿开业,四川首家拥有全国性寿险牌照的公司也正式诞生。国宝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宝人寿开业两年内将深耕四川,推出一系列面向大众的保险产品,服务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记者卢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