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这个小镇里藏着老宗祠 默默传承岳飞爱国情

2018-08-28 05:38:4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岳氏宗祠见证了村子的历史变迁

  南宋名将岳飞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享有“鱼头火锅之乡”美誉的成都市新津县安西镇,有这样一处藏匿于新农村里的老建筑,与岳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准确地说,这处老建筑是岳飞第二十三世嫡孙岳逢阳告老还乡,于同治三年(1864年)扩建祖宅,修建起的岳祠堂,即现在的岳氏宗祠,又名月花祠堂。日前,成都市第十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公布,岳氏宗祠也名列其中。昨(26)日,记者来到新津县安西镇月花村,探索岳氏宗祠里的历史记忆。

已有155年历史 曾是月花小学所在地

  炙热的夏日清晨,暴雨刚过,拂面的清风中夹杂着青草香气。在一片铺开的嫩绿中,远远地就能看到月花村红白相间的现代式平房。宽敞整洁的乡间小路连通每家每户,路边的凉亭内,三三两两的村民惬意地扇动着蒲扇,唠着家常。听闻记者是来探访岳氏宗祠,55岁的岳文平主动当起了解说员,带着记者踏上了乡间小道。穿过翠绿茂密的竹林,走过一座木桥,一处写满沧桑的老建筑出现于眼前,若不是有岳文平带路,记者怎么也想不到在这颇显现代气氛的新农村,竟还有这样一处宗祠。

  155年以来,岳氏宗祠里燃烧着一代又一代岳氏宗亲的青春岁月,也见证着月花村的历史变迁。经过时光年轮的碾压,岳氏宗祠早已不复当年模样。如今,岳氏宗祠墙面斑驳,泛起淡淡的黄色,脱落的墙皮下,青砖裸露而出;屋顶上、墙角下爬满了厚厚的青苔;暴雨过后,大门前的杂草地里积起了不少小水坑;宗祠内早已无人居住,因此木门紧闭,仅有墙上的彩绘和窗户上精美的雕花依稀可见昔日的辉煌。

  走近一看,大门上赫然写着五个大字“月花村小学”。既是岳氏宗祠,为何写着月花村小学?岳文平看出了记者的疑惑,将其中原委娓娓道来。原来,在解放初期,宗祠成为月花村小学办学所在地。“那时候可热闹啦!一到放学时间,唱戏的、卖零食的全部都聚集在学校周围,简直是形成了一个小商圈!”岳文平告诉记者,他曾在月花小学读书,那时候有5个班,将近200名学生,宗祠被改造为学校以后,内部设施变化极大。近几年,岳文平和其父母偶尔来打扫下宗祠的卫生,保持宗祠内部整洁。

  回想起住在岳氏宗祠里的时光,岳文平感叹道:“小时候,我们都在大四合院里玩耍,各家各户关系都很好,我还经常去别人家‘蹭饭’!”岳文平说,后来,岳氏宗亲渐渐都搬离了宗祠,很多甚至离开了成都,每每想到这里他都感到很惋惜。

传承岳飞精神 或将打造成爱国教育基地

  “作为岳飞的后代,我感到非常自豪。既然祖先在此修建宗祠,那必定是想让岳氏一族将岳飞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岳文平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号召起了不少从岳氏宗祠走出去的岳氏宗亲,在清明节回来祭祖。“有时候甚至能碰到专门从外地来寻根的岳家人,我都感到很亲切,很激动。现在岳氏宗祠也是我们月花村的一个有名景点,不少游客还找上门来,希望我打开大门让他们进去看看。”

  78岁的宋君茹20岁就嫁入了岳家,谈起远去的家族清明会,老人很是激动地说,“以往在有四合院的时候,我们的清明会是很热闹的,所有的岳家人都在一起办‘坝坝宴’,届时还有各种表演和祭祖活动,非常怀念那个时候!”宋君茹说,原来住在岳家宗祠里的老一辈大都已经去世,尽管非常希望住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被保留下来,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岳氏宗祠被保护起来,她打心眼里高兴。

  “岳氏宗祠经历了太多,被保留下来的部分也在风吹日晒中逐渐老化。现在我们也很想将宗祠修复起来,但经费仍然是我们所面临最大的问题。”岳文平告诉记者,接下来,他将号召更多的岳家人参与到岳氏宗祠的修复改造工作中来。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岳氏宗祠打造成传承岳飞精神的爱国教育基地。“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核心,那就是爱国,这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唐玉林 记者 白洋 实习记者 祝箫 文/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