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他们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

2018-08-19 17:04:1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大爱行者

  8月4日,黄史乐从黑山共和国回到了熟悉的成都,在随身行李中,有一样东西十分特别:一张黑山患者的处方单。“这张处方单让我读到的是四川中医在海外得到的认可。”黄史乐对记者说。

  截至目前,我省已派出包括黄史乐在内的中医药专家30余名赴国外提供诊疗服务,他们已成为在国外传播中国医药文化的重要桥梁。他们在国外有怎样的经历,又收获了什么?记者近日走近黄史乐等外派中医师探访一二。□本报记者石小宏

用心诊疗他们逐渐赢得国外患者信任

  2016年6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黄史乐和钱俊辉被派到黑山,为当地患者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

  来到黑山一待就是两年时间。刚开始,当地的饮食、天气还有孤独让黄史乐和钱俊辉不适应,但更让他们不适应的却是中医还不被大多数当地人了解和接受。黄史乐说,刚来时每天只有几位患者。但在黄史乐他们看来,每一位前来的患者都是中医疗效的最好受益者和传播人,望、闻、问、切……中医的传统技法在当地人看来颇为神奇,针灸、按摩、推拿等更是见所未见。日子久了,越来越多的患者病痛在减轻,对四川中医的信任度也在增加。

  最让黄史乐难忘的,是去年12月17日那一天。中医药中心来了一位40岁的当地女患者,一进门就直接要求做针灸治疗。黄史乐有些奇怪,一打听才知道这位面瘫患者已去过当地医院,医院的神经科医生在给她的处方单上明确写着建议到中医药中心进行针灸治疗。原来,那位神经科医生也曾是黄史乐的病人,曾因腰部扭伤被黄史乐的针灸治疗一针见效,从那以后,这位医生对中医有了新认识。

  由当地医生开出针灸的处方,对黄史乐来说,这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中医在当地正逐渐被认可。黄史乐告诉记者,在他离开黑山时,中医药中心每天都有30多位患者专程来看中医了。

  不仅是在黑山,与之相隔不远的捷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医师李海峰开展的传统中医药诊疗服务,渐渐被当地人接受。诊疗项目不断增加,包括电针、温针、灸法、刮痧、拔罐、冬病夏治、小儿推拿、内科疾病推拿、导引、中药方剂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中心内现有183种中药材颗粒剂供患者使用。

继续努力让海外人士认识中医了解四川

  说起走出国门,成都中医大附属医院的罗才贵,是较早走出去的四川名中医。1994年,他被派往南非,为南非时任总统曼德拉做私人保健医生。当时,由于曼德拉坐了27年监狱,身体情况不好,被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困扰。罗才贵告诉记者,对曼德拉每周至少要进行5次治疗,每次1到3个小时。

  一年时间后,罗才贵的治疗让曼德拉的身体有了好转。当初由于双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曼德拉走路非常不稳,经过治疗后,曼德拉不仅能平稳行走,甚至可以与群众一道进行慢舞。

  “要让更多的四川中医人走出去,这是传播中国医药文化的重要路径,让海外人士认识中医、了解中国、了解四川。”罗才贵说,这也是我省外派中医医生的共同心愿。

  省中医药管理局对外合作处副处长曾琳告诉记者,我省已与英国、德国、俄罗斯等30余个国家建立政府间合作机制,在捷克、黑山、德国、白俄罗斯等国家建立了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截至目前,我省在建海外中医药中心5个,分别派出中医药专家30余名,门诊量合计达4万余人次,指导省内中医药机构开展各类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不仅四川的中医走出去,不少对中医有着浓厚兴趣的海外人士也走进来,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川内各中医机构学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