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曾经风风火火筑希望 而今热热闹闹建社区

2018-08-17 06:27:4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编者按】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小镇的发展为中国的城镇化提供了更多路径。满载乡愁的小镇填补着城市和乡村之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带来的鸿沟,小镇已经成为承载城市功能疏解、滋养文化留住乡愁的重要载体。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乡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小镇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将带来新一轮农村发展的浪潮。新时代小镇故事就是中国故事的最好注解。

  新华网《小镇百科》推出系列报道“小镇故事”,把关注的焦点放到四川特色小镇,同小镇的规划者、管理者、建设者、居民、游客交流,一起感受小镇的变化,畅想小镇的未来。

  新华网成都8月16日电(吴晓)“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当诗人王勃目送好友从烟雨长安奔赴蜀中大地之时,不知是否料到,千百年后的五津已从“天涯”变为开放的“比邻”之地。

  成都新津县境中部有一个五津社区,是成都市的南大门。从古时的西南航运重镇到现代“民营经济发展的摇篮”,商业基因一直埋藏在五津的泥土里。今天,虽没了游商往来、百船千舸的壮丽景象,但各方商贾却以另一种形式在五津落地生根。

民营企业升起“希望”的地方

  站在五津街道古家社区希望路旁,放眼望去是双向六车道上往来的车流和矗立路旁的厂房。四川新津工业园区内机器轰鸣的声响,谱写出民营企业发展的乐章。三十多年前,古家社区还叫做古家村,村里唯一的硬化路,还只是一条不足500米的小道。

  “那个时候全村有1200人,耕地只有1024亩,人均1亩不到。”现年63岁的高培能曾担任过古家村主任、村支书,古家村曾经的贫困让他至今感触尤深。高培能介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沿袭着传统农耕习惯,落后的耕作技术导致农业产量极低,“那时候,古家村经济水平长期处于全乡倒数。”

  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无法扭转村子贫穷落后的面貌,“锅里无米煮,灶里无柴烧,有女不嫁古家槽。”顺口溜中所描绘的景象,是当时古家村的真实写照。

  转变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巴蜀大地,吹开了民营企业这朵待放的花蕾。“刘家四兄弟开办的饲料厂给古家村带来了‘鹌鹑’热,我家当时也是这股热潮的追逐者。”古家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刘洁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她绘声绘色地描述起当时村里“未闻人声沸,但听鹌鹑鸣”的火热场景。她口中的刘家四兄弟就是后来希望集团的四位创始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古家村一跃成为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鹌鹑王国”和“亿元产值村”。

  民营企业萌发的嫩芽冲破泥土,长成参天大树。期间,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相继把目光投向了这里。“河南的白象、浙江的纳爱斯……希望集团的成功让这些民营企业看到了四川发展的‘希望’。”高培能称,为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古家村在提供企业服务上下尽了功夫,比如大力修建基础设施,通过专业培训、组织村民成立“联防队”为园区提供安保服务等。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资料显示,1992年,古家村共有各类企业12家,工农业总产值1.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00余元。1996年,五津镇被列为“四川省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2002年,川浙合作工业园区在五津设立,2006年,园区更名为四川新津工业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76家。企业的落户,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社区治理回应“美好生活”向往

  8月的成都平原,炙热的暑气还未散尽,在古家社区“共享厨房”意见征集茶话会上,热火朝天的讨论正在进行。社区干部、平台公司代表、党员、小区居民、志愿者等30余人就社区共享厨房的现状以及发展各抒己见,一条条“金点子”贴满了意见征集板。

  伴随工业园区发展和县城拓展,征地、搬迁排上了日程。昔日的古家村摇身一变成为社区,农民洗净泥脚,走上田坎成了居民。目前,古家社区已整村失地,居民分散居住在自建安置小区和集中安置小区,不少居民还有了自己的门市。出租门面、做小本生意、就近在工业园区打工……“村改居”改出了居民的新生活。

  在解决了营生问题的当下,如何通过社区治理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了古家社区最大的议题。

  家门口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现在,充斥着观点碰撞的坝坝会、茶话会已成为古家社区的“标配”。同样的模式也在五津街道12个社区及1个行政村中推行。

  据五津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街道积极对标天府新区华阳街道、上海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内容上重点学习城市品质提升、城乡环境治理、区域化党建等先进经验,方式上强化标杆管理、清单管理、目标管理等理念。他同时也表示,在探索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之外,也在积极地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目前,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会举办特色活动,确保“每月有主题,每周有活动,每刻有温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