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无人机牵引万吨钢索过赤水

2018-08-14 05:33:1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建设中的赤水河特大桥。记者吴传明摄

  8月12日10时10分,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习酒镇,一架工业无人机从古习高速赤水河特大桥贵州端的索塔顶端起飞,机体绑着直径2毫米、长2000米,像头发丝一样纤细的尼龙绳,在飞行9分钟后,稳稳落在对岸四川端的索塔上——这一川黔交界处上演的“飞渡赤水、穿针引线”,将赤水河特大桥两岸主墩索塔连为一体。

  作为古习高速重点控制性工程,赤水河特大桥全长2009米,大桥主跨1200米,主塔高243.5米,为世界上山区同类型钢桁梁悬索桥梁中第一高塔的峡谷大桥。大桥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亚洲山区跨径第一的悬索桥。高难度的悬索如何架设?施工中攻克了哪些世界级难题?记者现场走访揭秘。

怎么架?世界第一高塔稳固支撑

  在无人机飞越的河段,“V”字形赤水河大峡谷如同一道天堑,阻断了贵州习酒镇与四川二郎镇的交通往来。

  叙古高速于2016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到古蔺县太平镇的赤水河畔就成了一条“断头路”。而河对岸,是已建成的江习古高速(习水段)。两条“断头路”如何连接?在赤水河上建一座桥是最佳选项。

  考虑到复杂的地理地形条件,大桥采取悬索桥设计:横跨赤水河,但在河中没有桥墩,需在两岸修建“两塔”“两锚”,作为支撑和受力,桥面以悬索拉升。

  “两塔”如同赤水河特大桥的两条腿,一脚“站”在贵州,一脚“站”在四川,分立赤水河峡谷两岸的半山上。四川路桥赤水河特大桥项目经理部副经理廖德川介绍,大桥主塔高243.5米,相当于80层楼高,为世界山区同类型钢桁梁悬索桥梁中的第一高塔。大桥位于半山腰上,从河谷底部到大桥的最高处,海拔落差达503米,相当于160层楼的高度。

  “两锚”如同两只手,与“两塔”互相配合,将钢索拉起,牢牢固定在两岸。地形方面,贵州一岸相对平缓,四川一岸山坡接近垂直。“大桥桥梁锚碇采用山岩上开凿隧道的方式,即隧道锚。”四川路桥赤水河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唐中波介绍,隧道锚的位置接近山巅,施工过程中必须穿过一段400多米的悬崖。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两座主塔、四川端的隧道锚和贵州端的重力锚已完成施工,悬索桥的四个承力“点”已建成,即将开始架设桥缆。

怎么跨?发丝般的先导索“打前站”

  牵引先导索,是悬索桥架缆的第一道工序。

  赤水河特大桥采用的是无人机牵引先导索过江,这一技术“川藏第一桥”兴康特大桥就曾尝试。“但赤水河特大桥跨度更长,塔柱的高度更高,飞行难度因此加大。”廖德川说。

  另外,赤水河峡谷属于干热河谷气候,空气对流强,对无人机的稳定性是一大考验。为了保证无人机顺利跨越,今年4月,无人机团队曾到珠峰大本营试飞,“几次调整后,终于达到最佳抗风性能。”廖德川说。

  当日,无人机牵引的尼龙绳上绑着一串彩旗,用以检测风向。“无人机进行了智能化改装。”唐中波说,这台无人机可实现自适应巡航,不仅能实时显示飞行状态,还可根据飞行环境自主调整。

  小小的一根尼龙绳,如何架起万吨桥梁?

  唐中波介绍:“先导索过江后,再用小绳拉大绳,逐渐加重,最后把钢绳拉过河,牵引的钢绳一点点加粗,一直达到直径36毫米。”至此,钢绳形成牵引系统,架设起施工的猫道,猫道架设完成后,将通过牵引系统转换,由单线往复牵引系统转换成双线往复牵引系统,进行主缆索股的架设。“预计12月10日完成主缆架设施工。”

  大桥有两根主缆。每一侧的主缆长1858米,由338根钢索组成,钢索及桥面总重量约3.7万吨。追根溯源,大桥全靠一根发丝般的先导索“打前站”。(记者寇敏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