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建世界旅游名城 “网红”成都将从“八大工程”发力

2018-08-08 04:55:4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玉林路上的小酒馆坐一坐,熊猫基地看看“卖萌”的熊猫,人民公园的竹椅上喝杯盖碗茶……

  成都作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散发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兼容了传统文化的优雅从容和现代文明的前卫时尚,正成为全世界游客重要的“打卡”目的地。

  成都市提出,到2020年旅游总人数将达2.3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500亿元,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长,占全市GDP比重将达到11.24%。到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旅游名城和亚太地区旅游集散地。

  成都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成都市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介绍,成都将实施促进全域旅游综合发展、强化产业融合、深入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等“八大工程”,助推成都旅游发展。

捷报频传

全球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榜单“常客”

  这两年,成都时常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榜单上。

  2017年,成都先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版的《国家地理旅游者》2017年度21个必去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后被CNN选为2017年全球首选的17个目的地之一,且两个榜单中成都都是唯一入选的中国目的地;据在万事达发布的2017年全球20个增长最具活力旅游目的地榜单国际入境过夜游客数量增长排名中,成都位列第二名。

八大工程

助推成都旅游发展

  多央娜姆介绍,成都将实施“八大工程”助推成都旅游发展。

  这八大工程分别是:促进全域旅游综合发展;强化产业融合,深入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实施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和提档升级;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促进智慧旅游与创新创业行动,将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旅游信息化基础建设全覆盖;推进旅游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旅游开放合作;拓展旅游国际化营销,增强成都旅游的国际影响力。

全域旅游

将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成都实施“八大工程”,首位就是促进全域旅游综合发展。而所谓“全域旅游”,即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进行优化提升,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摸索。

  今后,乡村旅游将是成都全域旅游的一个重点。多央娜姆表示,成都将重塑乡村经济地理,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化”,下一步成都将调整优化全市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根据产业发展特点,打造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天府绿道旅游带,沿龙门山、环龙泉山、环都市区乡村旅游带,都江堰精华灌区旅游群,构建“点、线、带、面”相结合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位于成都“西控”区域的崇州市,正在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形成康养度假游、都市休闲游、古镇聚落游、乡村特色游、工业体验游等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并把旅游业培育作为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白墙青瓦,林竹环绕、小溪流水,散落在成都平原上的川西林盘正换发出新的生机。目前,崇州市有川西林盘7083个,规划绿道895公里,正把全市当做景区规划、把绿道当作景观设计、把林盘当作景点打造,努力绘就“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锦绣画卷。

  除此之外,崇州市还对标AAAA景区标准,编制崇州市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同步编制功能区、特色镇、新型社区(林盘聚落)规划,提升全域规划的创意设计、功能统筹、产业融合能力,力求以高标准规划,引领推动全域美丽宜居、城乡融合发展。

  目前,崇州市已经建成街子高墩旅游小村、严家湾川派盆景小村等旅游型林盘,围绕服务康养旅游聚集地,结合总投资346亿元的9个康养旅游支撑项目,建设“锦江—观胜”川西林盘示范带,加快推进林盘与“崇州八景”交相辉映、融合发展。同时,崇州还依托省级桤木河湿地公园、全国最大的樱花基地等优质生态资产,沿绿道引进天府国家慢城、陇海国家旅游度假区等重要项目,构建“多元支撑、绿道串联、田园覆盖”的绿色空间系统。

  据悉,成都将充分发挥林盘景观功能,5年内打造100个AA级林盘景区、30个AAA级特色镇(街区)、10个AAAA级天府古镇,塑造“中国川西林盘聚落”“成都平原四季田园风光”等旅游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同时,将实施大地景观再造工程,打造“一区一景”,逐步推动乡村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和旅游成果全民共享。

提档升级

构建七大世界级的旅游产品体系

  实施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和提档升级,成都将构建遗产观光、蓉城休闲、时尚购物、美食体验、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养生度假七大世界级的旅游产品体系。

  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以前该区域的农家乐主要以展示农村风貌、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民生活场景来吸引游客,受众多为低端消费人群,对旅游的拉动效果不明显。可就在2015年,锦江区荣获“亚洲金旅奖·首批十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三圣花乡·白鹭湾湿地成功创建四川省旅游度假区。

  改变来自不断探索和提档升级。如今,在锦江区三圣花乡的旅游项目越来越精准化,并形成了独有的项目特色。在三圣花乡的各大生态景点中,无论是在建筑的设计上,还是经营服务活动中都独具创意,让游客有了多元化的选择和艺术的体验。如七彩田野定位于亲子为主题的都市农业生态乐园和科技农业博览园、青少年们的科普课题;“五朵金花”则以花为媒,以文化为魂,形成花卉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的态势;白鹭湾湿地公园则是徒步和骑行的好去处,2017年1月还被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成都市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值得关注的是,锦江区还将围绕高端发展,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旅游休闲业与现代商贸等产业跨界融合,夯实成都国际旅游目的地都市核心功能区的产业基础。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和“体验式消费”经济,切实提升商圈国际影响力和消费吸附力,形成现代商贸、商务旅游、入境旅游联动发展。同时,依托春熙路、大慈寺、太古里、水井坊、IFS、江南馆唐宋古街遗址、省川剧院、三圣花乡等为基础的都市旅游品牌和乡村旅游品牌,越来越多的旅游网红“打卡”点在锦江区涌现。

  空间布局上,成都将根据“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方针为指引,按照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确定发展布局。具体而言,就是“中优区域”打造以都市休闲、娱乐购物、美食体验、时尚音乐等为特色的城市文化休闲购物综合旅游区。“西控区域”打造集道教文化康体养生、主题娱乐、世遗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核心区。“东进区域”建设集山地运动、水上休闲、生态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山地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区。“南拓区域”打造以商务会展、文化创意、高端休闲等为特色的国际都市旅游会展区。“北改区域”构建集国际商贸批发交易、工业旅游、物流运输、免税旅游购物于一体的临港旅游保税商品展示购物区。

  实施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和提档升级后的成都,将进一步释放活力,值得我们期待。

开放合作

中国旅游集团拟投资成都一千亿

  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提升文化的全球影响力,离不开交流与合作,未来成都将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舞台。

  最近,成都旅游接连传来利好消息。7月31日,成都市与中国旅游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免税业务、旅游金融、旅游交通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成都旅游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根据协议,中国旅游集团公司拟投资1000亿元,积极参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锦城、天府绿道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在景区、酒店、旅游金融、旅游地产和旅游交通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并已确定一批重点项目。

  再过3个月,2018成都 国 际 旅 游 展(CITE201)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今年的成都国际旅游展将以“中欧旅游合作”为主题,成都主场将通过买家卖家见面会、预约系统精准匹配洽谈、商务社交午餐、高端论坛、旅游推介会等方式进行展览展示,既展出已经较为成熟的国际旅游国家和线路,又推出新开发的小众景点、线路。

  近年来,成都旅游积极地“走出去”,在传播本土文化的过程中,也在借鉴其他城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对于成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6月份,《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对外发布,在整合内外资源双向互动中提出,成都市将加入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会展、科技、交通等专业类非政府国际组织或行业协会,加快推动在蓉设立代表处,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标准化机构秘书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落户成都。

  在加强国际友城合作交往方面提出,成都将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优选一批产业合作方面较具前景的“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外国首都、国际知名城市作为友城发展对象,纳入全球友城优选计划。在撬动民间力量对外交往方面提出,成都将积极壮大和发挥成都市对外友好协会和成都海外交流协会等团体作用,整合民间资源参与对外交往。

  在多央娜姆看来,旅游业还可以促进国际间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以及区域发展。“通过促进国家间游客的往来,可增强国家间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交流。”近两年,成都旅游加强与成渝、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的合作。省内,成都旅游发挥首位城市的带动作用,与甘孜、阿坝、资阳、德阳等兄弟市州,在旅游宣传营销、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

基础设施

让游客在蓉旅游安全又便利

  完善的基础设施,将让来蓉游客有更佳的体验,也会给成都印象加分。

  “八大工程”中提出,成都将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关服务建设,包括建立健全成都国际旅游信息咨询体系、旅游集散中心、国家游客购物离境退税体系、国家化旅游标识系统等,以及推进国际化预定、结算和货币兑换平台建设,强化旅游安全保障等内容,让来蓉游客感受到更多的便利。

  当前,成都正在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根据已出台的《成都市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提出了成都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为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计划实施171个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总投资15072亿元。预计到2020年,成都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宜人宜居宜业品质全面彰显,国家中心城市基本建成,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

  同时,成都将实施枢纽功能提升攻坚,将从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四向开放铁路通道建设、内畅外联交通网络建设三个方面,加快推进天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蓉昆高铁(成自宜高铁)、成达万高铁、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轨道交通18号线等项目建设,2020年机场年旅客保障能力达到1亿人次,商务航线、货运航线、文化旅游航线分别达到34条、8条、26条,轨道交通投入运营里程达到500公里以上,推动形成立体开放新格局,让市民和来蓉游客的生活更加便捷。

  根据《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大数据建设的指导意见》,成都力争到2020年,建设成为国家全域旅游大数据建设标杆城市,把成都全域旅游数据中心建成西部第一、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旅游大数据综合性、创新型管理、应用和服务平台。在数字经济的时代,来自全市旅游产业的相关数据将一点一滴汇入成都全域旅游数据中心,为成都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智慧支持。

  多央娜姆介绍,成都还将启动促进智慧旅游与创新创业行动,将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旅游信息化基础建设全覆盖。(见习记者 杨金祝 记者 殷航 实习生 刘书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