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位杭州大学生拼下全国冠军

2018-08-07 05:39:3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日前,钱报记者从浙江农林大学获悉,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山地户外挑战赛中,浙江农林大学以总成绩第一获得本届挑战赛普通高校(甲组)冠军。

本次比赛由长安大学和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政府举办。来自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20所高校的25支代表队,近200名学生参加比赛。

山地户外挑战赛是比什么的?记者采访了这支很牛的大学生队伍,比赛内容从越野跑、自行车、登山,到定向越野、岩壁速降,充满了各种花样繁多的拓展项目。

最后的10公里登山

很多人只能走上去

浙江农林大学的户外队在国内高校中小有名气,多次在全国、全省山地户外挑战赛中获得大奖。学校里平时就设有户外队、田径队、定向队等不同项目的12支队伍,常年进行训练,这些队伍的成员都是该校普通大学生。

这次参加中国大学生山地户外挑战赛的队员,是集合了各个队伍里的精英,3男1女。浙江农林大学体军部主任冯祎中老师告诉记者:4名运动员中,2名男生参加过全程马拉松比赛,另外两名也参加过半程马拉松比赛,最起码体能可以保证完成大强度的赛事,其中一名选手可以熟练操作户外技能,比赛经验丰富。

虽然身经百战,但是,这次却是他们遇到过的强度最大的比赛,项目强度堪称“恐怖”。

短短两天的赛事,项目密集。第一天,选手要进行连续上坡的6公里山地越野跑,20公里山地自行车和10公里登山项目,总计全程约36公里。

浙江农林大学粮储151班周海芳是队伍里唯一的女生,回想比赛历程,她形容:“太痛苦,累到怀疑自己是否还活着。”

“最开始6公里的山地越野跑就消耗巨大,并不是在平地上,而是在坡度挺大的一个小山上。”周海芳说,“山坡是泥地,前一晚还下过雨,而且是连续上坡,没有休息调整的时间。这和我们平时训练长跑的平地公路完全不一样。”

每支参赛队伍里都必须有一名女队员,按照比赛规定,整个队伍在到达每个项目的终点时,男女同学必须同时触线。周海芳坦言,“在一些坡度很大的地方,男生会来帮忙拉我,让我感到很温暖。”

跑完这6公里山地越野,直接进入20公里山地自行车比赛,然后,运动员有15分钟的强制休息时间,再进入最后一路向上的10公里的登山项目。“登山就是跑楼梯,在留坝县境内海拔2600米的紫柏山,运动员要从长满参天大树的平地爬到不长树木的高山草甸。从酷暑跑到寒冷,而且是在完成前面两个项目体力消耗巨大的情况下。”

周海芳告诉记者,这样三项比赛下来,最后的10公里登山,很多人只能走上去。

拿着地图寻找定向点

在村里被狗咬伤腿

经过第一天的大强度比赛,大多数人的体力已经虚脱。但还有第二天的挑战要面对。每个团队要参加团队定向越野比赛,和若干个户外拓展比赛及自行车追逐赛,总计68公里的路程。

在定向越野比赛中,选手要在主办方指定的“营盘村”里,根据地图和指北针,快速找到24个定向点标。“这种比赛的难度就在于,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要迅速读懂一张全新的地图,和实际的环境匹配上,然后最快速地找到点标。”周海芳说。

在地图上的二十几个点标,其中5个是每名队员必达点,另外4个点标,队员都要按指定顺序找到它们。剩余的19个是可选的,选手可以分头行动,收集完后集体冲过终点。

应化151班的仇文韬,是浙江农林大学4个人中定向越野经验最丰富的选手。

“他要负责我们的分工,拿到地图3分钟内就做出决策。他自己包揽了几个相对难度高的点,然后安排一个耐力好的学长比较远的点。我是女生,负责必打点周围,必经之路上的自由点。”周海芳说,“这是特别考验经验的。他还要帮我们选择打点的路线,比如,村里的大路安全,不会迷路,但距离长,耗时多;也可以走小弄堂抄近路,但很可能迷路。”

迷路是定向越野里经常会发生的状况。在比赛当天,有一个队其中一个选手就因为迷路,而整整耽误了20分钟。

比赛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意外。虽然当地政府和赛事组委会要求当地村民管好自家的狗,但由于拴狗链条比较长,周海芳同学在比赛中就被一条狗咬伤了。“当时那条狗就在一个点标的必经之路上,我没有注意到那个拴狗链条很长,没想到还是在它的攻击范围内,被它伤了。当时我摔了一下,被狗咬到腿。”

后面的拓展项目十分有趣。其中有一项是要求队员将两个轮胎套在4.2米高的柱子上。“这是3个男生搭人梯,我负责送轮胎,合力完成。”周海芳说。

此外还有30米天然岩壁速降等非常刺激的挑战项目。在完成这些拓展项目之后,选手还要骑行自行车15公里,到达比赛终点。“比赛最大的难点是战胜自己。”仇文韬说,“和队友一起奋斗、相互鼓励、共同前进、相互信任,一次比赛的完成就是我们一次进步、成长和收获。”

六层楼,一口气跑50次

2002年,当时的浙江林学院参加了教育部的研究课题: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从第二年起,浙江农林大学就在全校开设了野外生活生存体育必修课,面向全校同学开放。

“我们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适合开设此课程。学校依山傍水,华东地区丘林地貌特征都具备。”冯祎中老师说,“学校涉农、涉林、涉环境专业的学生,由于野外实践对户外运动技能有需求。以前学生没有户外专业知识,专业野外实践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伤害事故。有了户外运动体育课,学生接受比较专业的户外知识培训、户外技能操作和户外安全教育,不仅让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融合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户外实践的安全。”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被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级青少年户外营地,这是全国高校里的唯一。

为了参加本次大学生户外挑战赛,参赛选手还专门进行了1个月的高强度集训。

“每天早上晨跑10公里。”周海芳说,“当时刚好赶上期末考试,跑完去复习。接着下午进行自行车训练。最远的一次从学校骑到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来回50公里。”

不过最可怕的训练,是六层楼50次往返跑,一口气跑完。“太可怕了。”周海芳笑道,“跑完需要2个半小时。”对于这样的“自虐”,每次挑战完成,她都觉得不可思议,“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冠军的获得,凭的不仅是队员们两天的艰苦奋斗,也不只是赛前一个月的集训,更是他们平时对于体育运动的坚持。正是对体育的热爱,铸就了他们强悍的身体素质,以及一颗永不言败的心。我们也希望这几名同学获得的佳绩可以影响在校的大学生都积极投身体育锻炼,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冯祎中老师说。回顾两天的比赛,有汗水,有泪水,有感动,有挑战,有温情,有坚持,参赛运动员们在比赛中团结拼搏,坚韧不拔,战胜了体能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征服了104公里的越野路线,顺利完成并荣获冠军,为浙江农林大学60华诞献礼。本报记者 郑琳 通讯员 陈胜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