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网络传销蒙蔽性更强,打击不能守株待兔

2018-08-04 06:13: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记者吴光于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依托互联网滋生的网络传销犯罪活动呈大幅上升态势。不法分子打着所谓“多层分销”“虚拟货币”“共享经济”“消费投资”“爱心互助”等名义非法从事传销活动,对国家经济安全及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威胁。

  互联网时代规模庞大的网民群体给网络传销犯罪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涉及人员和犯罪金额往往呈几何级数倍增,能极快实现跨越省界甚至国界的飞跃蔓延。

  近两年来,四川省眉山市公安机关就先后侦破了“五行币(五化联盟)”“鑫圆系”两个涉及全国多个省份、涉案金额超亿元的特大网络传销犯罪案件。

  网络传销较之传统传销隐蔽性更强。传销犯罪组织利用微信等网络宣传、鼓吹资本运作,其发展下线、流转资金、获取收益等操作全部网络化,犯罪组织上下线之间已达到互不认识、互不见面的地步,犯罪分子可躲在幕后指挥操纵,无须走到台前对受众“洗脑”。

  大量案件表明,由网络传销引发的风险,已经由经济安全领域向社会稳定、国家安全领域传导。

  传统传销犯罪和早期网络传销犯罪活动中,因作案手法相对简单、参与人员相对较少,犯罪分子绝大部分能被打击查处,一般参与人员在参与过程中或在相关部门训诫教育下,基本能及时认清自身参与传销违法活动本质。但由于网络传销犯罪蒙蔽性更强、参与人员增长迅猛,部分参与人员无法在短期内看清传销活动本质,将自身视为合法组织的“信徒”或者其他犯罪的受害者,通过各种途径走上“维权”之路,产生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

  如“五行币”系列案件中,犯罪组织神化头目张健,打出“爱国就爱‘五化联盟’”“爱国就爱张健和‘五行币’”的口号,同时借境外势力进行大肆炒作,组织参与人员在多个省份开展非法活动;“鑫圆系”案件中,犯罪组织宣称其经营模式合法,甚至通过在总部公司前台大厅悬挂国徽等手段,掩盖其犯罪行为、欺骗群众,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网络传销威胁巨大,仅靠公安机关的事后打击远远不够。新形势下,加强社会面的教育预防、完善立法、加强对互联网经营活动的监管,缺一不可。

  面对当前诸多新经济概念,许多群众易被谎言蒙蔽误导,而各地对经济犯罪的宣传远远落后于不法分子对网络传销的包装与鼓吹。各地方党委政府应坚决扛起责任,公安、工商、金融监管、金融机构等部门共同参与,深度揭示网络传销的丑恶本质,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当前,互联网金融由于正处在立法不完善、监管存缺失的发展初期,客观上给网络传销提供了滋生土壤。因此,完善电子商务立法体系、完善网络投资理财法律监管体系也迫在眉睫。与此同时,还应构筑快捷高效的执法司法联动机制。监管机构与司法机关之间要建立24小时全天候、360度全方位、跨地域、跨部门、跨产业,信息共享、快捷高效、无缝对接、有机衔接的打击传销的监管执法司法合作体制和机制。

  多起案件表明,跨境网络传销由于传销组织人员身份、藏匿地和服务器往往处于境外,加强对外协作,对打击跨境网络传销也至关重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