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暗访笔记看四川脱贫一线最真实的模样

2018-08-04 06:02: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第五轮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是全省向中央立下的“军令状”。四川省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始终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彝区藏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

  2015年起,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把《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作为全省精准扶贫的“推进器”,通过这种强有力的监督方式,全力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6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启动第五轮条例执法检查,先后赴7个市州15个贫困县多个贫困村,看村容村貌,询贫困群众,查基建产业,听意见建议,给贫困户加油鼓劲,帮助他们加快脱贫步伐。

  不预先安排日程,不提前通知有关部门,直接赴基层进行执法检查……每个执法检查组都派出了先期暗访小组,随机选点、随机抽查、随机走访。让我们通过几则暗访笔记,看看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倒计时下的脱贫一线最真实的模样。

  访最远的村庄 看最真实的情况

  现场直击

  6月5日7时30分,暗访组出发了。

  目的地是广元市青川县三锅镇黄水村。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157人,根据计划,今年将脱贫摘帽。

  黄水村怎么走?导航+边走边问,几经周折,暗访组终于找到了通往黄水村的新修盘山水泥路。

  捡起树枝当拐杖,暗访组成员深一脚浅一脚走进几户农家中了解到,黄水村的贫困户今年已全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搬到山下的新房居住了。

  看到山上一些贫困户原来的旧房有些已岌岌可危,暗访组立即联系镇、村干部,希望他们加大对村民的宣传力度,在雨季来临前尽快拆除旧房,消除安全隐患。

  下午,暗访组来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64人的马鹿镇衡柏村,2014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4729元,村集体经济为零。

  走进这个村,山泉水厂吸引了暗访组的目光。厂里40多名工人正忙碌着。一打听才知道,这些工人全是村上的贫困户,水厂不仅让他们就近就业,有稳定的收入,还方便他们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暗访组了解到,2015年以来,该村按照“引项目、建工厂、搞加工、创品牌”的思路,引进青川燕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1亿元投资协议,建成年产8万吨的山泉水厂和2个油牡丹种植示范园,盘活地方资源,做实做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2017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8436元。

  检查组说

  “去最边远的村,才能摸清当地扶贫情况的底;路烂就推车,没路就步行。”这是暗访工作开展伊始就明确的工作方式。

  为了解到脱贫一线最真实的情况,暗访组“很拼”。一位暗访组成员记得,在走访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陶元刚家的途中,天突然下雨,崎岖的山路很快变得泥泞不堪,车辆打滑上不了坡,暗访组成员只能下车推行。车轮溅起泥水混合物打在暗访组成员身上脸上,大家却开玩笑说:“贫困户家门口本没有路,扶贫干部走得多了,就一定会有路。”

  每到一户贫困户家中,暗访组都会详细了解记录其人均年收入、子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等情况。在贫困户徐世文家,暗访组发现墙角的一袋土豆已经发霉变质,叮嘱徐世文一定不能食用,千万不要舍不得扔,并给徐世文宣传饮食卫生知识,鼓励他脱贫后,要在过上好日子的“好”字上下功夫,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贫困户罗凯家,老人对自己子女户口是否在他名下记不清楚,户口本放在哪里,也想不起来。为了精准核实该户人口构成情况,暗访组“翻箱倒柜”帮他在床板下找出户口本,并结合户口本上记载的老两口的年龄,给他们宣传低保、农村养老、社保和扶贫条例等相关法规政策。

  夜校不走过场 知识就是力量

  现场直击

  6月7日一早,省人大暗访组成员与省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就在仁寿高速入口会合了。大家一合计,决定拿出贫困村信息表随机抽取暗访对象。第一站,来到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大沙坝村。

  “扶贫条例了解得清楚吗?”“扶贫开发的主要产业是什么?”“这几家因病致贫的病因具体是什么?”……在大沙坝村村委会办公室,暗访组的问题接二连三抛出。暗访组看到,这里资料齐全,工作人员认真在岗,旁边的卫生室干净明亮。

  “对口帮扶单位今年给我送了30只鸡苗。”计划今年脱贫的一位贫困户说。暗访小组成员试探道:“那这样好不好,每年都送30只给你吃?”

  他正色说:“不,我要自力更生,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到达第二站宜宾市珙县仁义乡罗家村村委会时,村民们正在夜校上课。现场座无虚席,老师讲得认真,村民也听得认真,几乎没人发现偷偷拍照的暗访组成员。

  “大姐,养蚕的收入好吗?蚕的常见病预防你懂吗?”暗访组询问一位养蚕的大娘学员。

  “我懂的!村上干部专门请了老师给我们讲课,这些知识都讲过。”

  珙县与云南交界。盘山公路上,不断有运输油气的大车和暗访组的车擦肩而过。一打听,原来珙县上罗镇有一家页岩气开发公司落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发和生产。暗访组相信,这将给当地发展带来新一轮的机遇……

  检查组说

  知识是脱贫攻坚最重要的力量,这是暗访组的最大感受:“说明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扎实,夜校并不是走过场,而是真正教给了贫困户切实有用的文化知识。”

  其实,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依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是执法检查组叮嘱最多的事。他们还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加强技能培训,让农村劳动力都有一技之长。

  暗访效果让执法检查组颇感欣慰——绝大多数地方工作扎实有效,贫困户脱贫主观能动性强,勤劳脱贫氛围良好,群众满意度较高。执法检查组叮嘱各地,当前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要扎扎实实抓好扶贫工作,用心用情精准扶贫,坚决反对弄虚作假,真正使贫困群众不断得到真实惠,实现脱真贫,真脱贫。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问题导向,确保脱贫质量,全力补短板克难题,高质量决战脱贫攻坚。

  “我们在暗访时发现,贫困户普遍熟悉帮扶的县乡领导和帮扶联系责任人,他们对党和政府充满感激和感恩。从村社干部到贫困群众,对今年脱贫摘帽都充满信心。”暗访组一位负责人说。(记者刘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