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十大历史名人”系列讲座解读

2018-07-30 23:25:2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7月29日下午,由四川日报社联合省图书馆、省社科院共同主办的“中华优秀文化”系列之“四川十大历史名人”第四讲——“苏轼的人生艺术智慧对当代的启示”在省图书馆开讲。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裕锴钩沉历史、纵论苏东坡一生的大起大落,启迪读者探寻苏东坡的人生艺术智慧对当代的观照。讲座现场,座无虚席。互动环节,64岁市民安庆选点赞道:“讲座引人入胜天工巧,听众酷爱文化地气灵。”□唐子晴本报记者文莎

思想的包容 为官为人有着温和中的别样坚持

  讲座现场,周裕锴从苏东坡的为官治学理念入手,抽丝剥茧,为听众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苏东坡。他介绍,苏东坡不仅是温和的改革派,更是深谋远虑的改革派,在社会稳定、国家长远发展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他的理念用9个字可概括: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对于王安石激进的变法理念,他没有随声附和,而是主张温和遵循祖宗法度的渐变。”

  周裕锴认为,苏东坡心怀坦荡、光明磊落,自信潇洒,对物质“寡欲”。“作为一名君子,他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宁愿得罪人也不要得罪自己,要一吐为快。这是他非常可爱的地方。”

超然的审美 提倡无欲欣赏反对功利占有

  在黄州,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什么是审美?苏东坡的审美不带任何欲求,是超越功利的。只要带着欲望和功利心,审美就离开你了。有欲望,就有烦恼和悲苦。他写《赤壁赋》的时候是以一个戴罪之身写的,但他写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依然只是单纯审美的对象,而不是欲望所要占有的对象。”周裕锴说。

  在《宝绘堂记》里,苏东坡提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周裕锴解释,这里的“物”是指对人生有好处的“物”,如果把精神寄托于物上,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外物,却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在苏东坡眼里,就如刘备喜欢结髦、嵇康喜欢打铁,阮孚喜欢蜡屐一样,这些爱好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无聊,但他们个人却爱不释手,从中得到了快乐。”周裕锴解释,但是如果是过于留意于物,把心智全都放在这之上,那么虽是很小的东西,也都足以造成玩物丧志。

豁达的人生 在最失意时期依然坚守内心

  “我们在讲他潇洒人生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苏东坡的一生是波澜起伏的。”周裕锴说,黄州、惠州、儋州是苏东坡人生的滑铁卢。但即使在他最失意的三个阶段,他依然保持着豁达的心性。“因为他丰富的精神世界足以慰藉物质上的匮乏。”周裕锴说,“苏东坡在政治上的失败恰恰成就了他文化上的成功。黄州、惠州、儋州是他在文化创造上最丰富的三个时代,也是他对人生看得最透的三个时段。”

  苏东坡黄州留下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名篇。“比如《定风波》这首词,写自然天气变化,同时又暗示人生遭遇。人一生中会有很多风雨,但也有风和日丽的时候,对于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来说,外在的风雨都不足为道。你就是你,在任何困境下都要乐观地坚守道义和人生的立场。”周裕锴说,这就是苏东坡的处世哲学。这样豁达畅然的心性延续到谪贬惠州时,写下“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这样心情愉快的诗句。

  后来,朝廷又将苏东坡贬到更远的儋州,生活非常艰苦。周裕锴说,有的时候海船因为遇上台风不能上岸,粮食都断了,苏东坡就和他的小儿子一起去挖番薯充饥。在这样的背景下,苏东坡从儋州遇赦北归时,却写下从苦难中超脱、旷达豪放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东坡把在儋州这几年视为一生中最奇绝的游览,这与不少遭遇类似谪贬经历的历史人物相比,人格境界就高出许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