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新时代四川省总工会五年工作巡礼
2018-07-29 22:03:1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田向利(右一)赴企业看望慰问基层职工
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右二)与村民共话脱贫攻坚
四川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胥纯(左一)走进建筑工地调研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
高速公路劳动竞赛助推藏区区域发展
7月27日,四川省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在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当880名省工会十四大代表汇聚在一起共同回眸,四川工会全心全意服务职工群众的每一个脚印,均展现出踏石有痕的力量——5年来,无论是车间板房,还是田间地头,工会组织建到哪里,对职工群众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5年来,无论是在天灾面前,还是在困难面前,四川工会始终急职工所想所需,维权帮困也越来越精准有力;5年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在团结动员职工建功立业的同时,也让工人阶级主人翁风采更加得到彰显;5年来,与时俱进的工会建设亮点纷呈,愈加深入的工会改革让更多一线职工有了担大任、获大奖的“高大上”待遇,“互联网+”工会服务让职工群众感受到更多实打实的获得感……
已建各类基层工会组织15.7万家,工会会员达2005.8万人,千万余农民工加入工会大家庭,全省建档困难职工从42万户减少到30万户,劳动竞赛参与面超过90%,3851.2万人(次)职工受惠其中,一列列醒目的数字背后是四川工会人的初心坚守;工会财务、经审工作连年荣获全总特等奖,“全国‘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单位”“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表彰奖励,一件件荣誉成为四川工会人一路走来的闪亮注脚——5年,对于漫长的中国工运发展史而言,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在全国总工会和中共四川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工会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在四川职工不断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的进程中,润物细无声的四川工会力量无处不在。
初心不改勇担当
叫响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
在今年1月召开的四川省两会期间,城镇困难职工脱贫解困成为政协工会界别聚焦最为集中、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过去5年中,扎实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也一直是四川工会努力的方向。
让工会组织往基层再推进一些,让工会服务的手臂离职工群众更近一些。过去5年里,四川工会不断加强困难职工档案动态管理,采取“四个一批”措施开展分类帮扶,特别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困难企业职工、民族地区困难职工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专项帮扶,全省2806个帮扶中心(站、点),共救助困难群众600余万人(次),救助金额近22亿元,全省建档困难职工从42万户减少到30万户。
四川工会还高度关注转岗职工、城镇困难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高质量完成省委、省政府“十项民生工程”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助学等目标任务。在全国工会系统率先推行帮扶工作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对帮扶项目实行全程监督和量化评估,撬动社会资金7054万元注入帮扶项目,下拨帮扶资金6.3亿元。
一切的努力只为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切实叫响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的服务工作,四川工会紧贴职工群众所急所想所盼的诉求实际,791家“妈咪宝贝屋”、326家“职工心灵驿站”为特殊困难女职工送去了特别的关爱;当越来越多的企业为职工婚恋问题愁上心头时,四川省总工会开通服务全省单身职工的专业婚恋网站——51情缘网,600余场交友联谊活动吸引6万余名职工参与其中。通过不断深化工会“四季送”品牌活动,四川工会带动34万余名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20.3万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获得资助,13.4亿元温暖资金流向166.4万余户困难职工。
让职工群众认准工会的“门”
2016年3月1日,四川省总工会大楼里来了4名手捧红色锦旗的特殊客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工会的大门。时间回到2014年,85名在新疆尉黎县采棉花的四川绵竹农民工致电四川省总工会法律部求助,希望工会能够帮忙讨回被拖欠的110万元工资款,彼时尝试着拨通电话的他们正被困在近零下20℃的尉犁县肖塘管理区停水停电的员工宿舍里瑟瑟发抖。获悉情况的四川省市县三级工会立即启动省际维权机制,帮助农民工讨薪。2015年1月4日,德阳、绵竹两级工会主席更是亲率律师组成维权工作组赶赴新疆尉犁县,终于在当年3月为农民工讨回全部欠薪。时隔一年后,分散在各地打工的85名受助农民工委托4人代表亲自登门向四川工会表达谢意。
过去5年间,四川工会每年都会办结成百上千件维权案件,如上述职工群众与工会组织间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 据省总工会官方数据显示,自2013年10月至2018年2月间,全省各级工会单独或牵头办理维权案件11827件,涉及农民工107739人,解决拖欠工资、工伤工亡、社保、经济补偿等金额16.5亿余元。为最大限度地帮扶在外务工的川籍农民工,四川与25省份建起了联动维权机制;当新疆工亡农民工家属发出求助信号时,四川工会干部义无反顾6次进疆艰辛维权……桩桩件件背后的工会温情直达农民工心底,每一次雪中送炭的维权故事,都让受助农名工打从心里认准了工会的“门”。
倾情倾力建好“四门”工会品牌
“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要建这个家,职工要进这个家,首先得有‘门’,这个‘门’是什么?就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围绕“工会之门”,四川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田向利有着独到的一番思考,即“要做好工会工作,就必须要到基层中去寻找答案”。
今年3月起,省总工会组织8个调研工作组分赴21个市(州),结合2018年度全省工会工作重点调研课题进行深入调研。为全面了解各地工会组织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企业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各地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对未来5年全省工会工作的意见建议,“五一”国际劳动节后,四川省总工会新一轮大调研工作再次启动,至今仍在持续。
在田向利看来,要解决认识问题,关键要解放思想,站位大局去思考工会组织建设。不能自拉自唱、自我封闭、自我欣赏、自我评价。只有站位党政大局去延伸组织手臂,才能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与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因此她提出,要倾情倾力建好“四门”工会品牌。即坚持“开门”建工会,统筹各方面力量,同抓共建。在顺应发展大势中设立谋划组织体系,经济发展到哪里,工会组织建设就延伸到哪里;做到“出门”亮工会,在工作谋划中、思考中、推动中,要紧扣中心工作做亮工会,提升工会在大局中、在党政中的贡献率:做到“登门”办工会,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广大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同心共行,主动到职工群众中去,把工作向基层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最后是“进门”强工会,即要改革创新,聚焦工会重点工作,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