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宜宾竹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2018-07-27 22:34:2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题:竹林里的“金山银山”

  每年7月,位于四川宜宾市的蜀南竹海景区进入旅游旺季,廖松也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他在景区内经营的农家酒店,有40多张床位和可一次性接待20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忙起来,身为老板兼大厨的他一口正点饭都吃不上;闲下来时,廖松还要思考已经经营12年的酒店下一步如何转型。

  2006年,时年24岁的廖松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如今,这家酒店在景区小有名气,年纯收入20万元以上。

  “近几年新开的酒店房间大,价格还不贵,竞争非常激烈。”站在自家的酒店里,廖松说,尽管酒店几年前刚翻新过,但他还是决定在今年底淡季时重新装修,向精品民宿的方向发展。

  被誉为“翠甲天下”的蜀南竹海是我国首批AAAA级景区,13万余亩竹林覆盖了27条峻岭,500多座山头峰峦叠翠。去年,景区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创造旅游总收入7.57亿元。

  旅游业的发展,让山沟沟里的老百姓不再“守着竹子愁饭吃”。在廖松的记忆里,小时候父母会把竹子砍下来,卖给镇上的一家竹器厂挣点糊口的钱。如今,村里每年仍会组织伐竹,但却是为了通过定期采伐让竹林长得更好,让家园长青。

  川南城市宜宾地处长江干流起点,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竹子生长,是四川乃至全国的竹资源富集区。如今,全市312万亩竹林正成为宜宾的新名片和发展新动能。

  “到2020年,全市新增近40万亩竹林,竹林综合产值达到300亿元,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让竹产业成为群众的致富产业。”宜宾市林业局局长雷经纬告诉记者,发展精深加工产业,提高竹资源利用效率,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长宁县松强竹木加工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三年以上的楠竹经过多道工序,被加工成防腐的户外地板。公司负责人黄远强告诉记者,防腐地板多用于修建户外栈道,在日本、欧美等市场非常畅销,国内市场也正在兴起。

  2014年黄远强在长宁投资4000万元建厂,年产值可达1.5亿元。尽管松强竹木目前尚未全面达产,但黄远强已经看到了更远一步:进入工业园区,向精加工升级,全面实现“以竹代木”。

  随着竹产业链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竹产品从宜宾走向全国甚至海外。位于长宁县梅硐镇马鞍村的宜宾磐达制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竹制折扇和团扇,企业一年生产200万把竹扇全部销往日本,还供不应求。

  每天早晨7点,梅硐镇星光村村民付红梅就骑着摩托车来到磐达制扇上班。作为一名劈丝工人,付红梅每天要处理近600把扇子。客户对竹扇手柄的宽度和丝的厚度、片数都有严格要求,劈丝是把竹片变成竹扇最核心的一环,共有4个流程,用到4种不同的工具,比较辛苦。

  不过,上班一年多的付红梅已逐渐适应,有两个孩子的她对这种既能挣钱又相对自由、能顾家的工作总体还是满意的。磐达制扇的生产负责人万英告诉记者,公司创建6年来已达到可提供200个工作岗位的规模,其中大多数都是像付红梅这样的农村妇女。

  据了解,到2020年,宜宾市计划培育新增规模以上竹企业20家以上,并健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促进竹农增收致富。2017年,宜宾市农民人均从竹产业获得收入608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增加1000元。(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