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之年 成都优良天数增幅全国第1

2018-07-10 17:38:0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制图 李开红

  2017年,“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的收官之年,在这场“期末考”中成都的成绩如何?日前,独立第三方机构竞争力智库和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在京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分析报告2018》中显示,2017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前50名中,成都排名27位,“治气”效果进步明显。

  据悉,今年起,成都将分阶段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通过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手段,逐步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精准管控,增强成都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后劲。

  PM2.5显著下降 优良天数增加103天

  梳理这份全国首份城市空气质量分析报告发布,记者发现,2017年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平均为77.4%,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的有138个,占46.5%。在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前50名城市中,成都市位列第27位,这也说明成都在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方面速度较快。

  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就意味着要降低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影响成都“气质”的主要污染物变化如何?

  日前,成都市环保局《成都市落实实施情况评估报告(2013-2017)》(以下简称《报告》)结果显示,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成都市空气质量明显呈逐年好转趋势,优良天数显著增加,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2017年,成都市优良天数较基准年(2013年,132天)增加了103天,增加幅度位列全国74个重点城市第1位;重污染天数较基准年(2013年,60天)减少38天。

  “污染等级的频数分布由‘宽扁型’向‘高窄型’发展,空气质量总体向优良方向偏移。”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道,从2013-2017年成都市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看出,PM2.5和PM10浓度显著下降。

  尤其是2017年,通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治霾十条”和秋冬攻坚行动等措施,成都市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为56μg/m3和88μg/m3,较2013年分别下降42.3%和41.3%,均高于74个城市的平均下降幅度(34.7%和32.0%),成效显著。SO2、NO2呈下降趋势,仅O3浓度小幅上升。

  天帮忙 人努力 清理整治企业14148户

  “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成都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于全国前列,无论是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幅度,还是优良天增加幅度、重污染天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全国74个城市的平均水平,且位居前列。

  “但由于成都市PM10、PM2.5、NO2和O3浓度仍处于较高水平,且NO2和O3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因此,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复杂且艰巨。”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从2017年来看,气象条件对PM2.5全年浓度的改善贡献为4%,其中冬季贡献18%,各项减排措施全年的贡献为38.4%,其中冬季贡献为6%。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成都市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各项减排措施取得明显进展,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也就是说成都市在大气十条实施以来空气质量各项数据得到大幅改善,其中有气象条件改善贡献外因,是“天帮忙”部分,更重要的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是“人努力”的结果。

  分阶段 智能化 大气污染治理精准管控

  愿蓝天再多一些,是每个成都人的期盼。然而,成都以全省2%的面积,承载了全省20%的人口,为全省贡献了37%的地区生产总值,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气候条件,要让大气污染防治依旧任重而道远。

  “今年,成都将分阶段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通过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等先进手段,逐步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精准管控,增强成都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后劲,为完成2020年空气质量目标任务,确保2030年前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打下坚实基础。”成都市环保局已经绘就了“治气”的路线图,

  “标本兼治”。治本,成都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园区,以总量控制为前置,同时、同步抓好产业门槛准入和落后产能淘汰。治标方面,今年年持续深入推进“散乱污”工业企业清理整治和“防反弹”、“四大工地”及道路扬尘控制、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监管,重点抓好以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稳定达标排放为主的工业企业整治,同步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持续减排。

  大气污染防治需要更强大的科技支撑,成都将加大对大气污染成因机理分析投入,组织知名院士在内的技术力量,开展以成都平原城市群为主的盆地大气污染机理及治理课题研究。同时,争取国家支持在成都设立“大气污染防治院士工作站”,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空地一体”的生态监测网络体系。为成都市加快实现大气污染的科学化、精准化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此外,成都平原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但绵阳、德阳、眉山等八市在规划、标准、执法、监测预警、减排措施、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近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落后产能加速向成都市以外的市(州)转移,成都市取缔、淘汰的落后产能和“散乱污”工业企业也向周边的其他城市转移,这种趋势变化将不利于区域空气质量的整体改善。因此,成都将争取成都平原城市群八市执行“六统一”,实现区域内“一把尺子管理”尤为重要。(记者 李彦琴)

  数据

  1

  成都市没有核准、备案过1个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100%

  对原有水泥、玻璃等8个行业重点企业实施了提标技改,废气自动监控仪安装率达100%。

  901万

  完成343户落后产能淘汰目标任务,减排二氧化碳901万吨。

  14148

  累计完成近3000台燃煤锅炉的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全市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和禁燃区(绕城高速以内)燃煤锅炉实现“双清零”。清理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14148户。

  1577

  1577个符合安装条件的建设项目全部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

分享到: